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省昆明市玉米白斑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玳琳 1 ; 吴石平 1 ; 何海永 1 ; 吴迅 2 ; 谭清群 1 ; 李继业 1 ; 陈泽辉 2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2.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E. sorghinum;E. dendrobii;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分子鉴定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4 年 32 卷 006 期

页码: 111-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组织分离、活体接种、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市玉米白斑病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及种类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5株菌株,其中,9株为致病菌,菌株SL-56-2、JX-E466-15和JXE600-1的致病性最强,发病最快,使玉米叶片产生典型白斑症状;JX-E466-13、JX-E466-12和SL-547-3使玉米叶片产生黄白色小病斑;JX-E102-1、SL-24-8和SL-24-3产生稍大黄白色病斑。形态学及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SL-56-2、JX-E466-15和JX-E600-1为Epicoccum sorghinum,JX-E102-1、SL-24-8和SL-24-3为E. dendrobii,JX-E466-13、JX-E466-12和SL-547-3为附球菌属未定种。研究表明,E. sorghinum为昆明市玉米白斑病的优势致病种,由E.dendrobii引起的玉米白斑病属首次报道。

  • 相关文献

[1]非洲菊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何海永,赵玳琳,谭清群,杨学辉,石乐娟. 2021

[2]玉米自交系耐旱性的田间观察与分子标记检测. 王伟,杨文鹏,王明春. 2014

[3]中国巴大叶蝉属Bharagonalia种类雌性外生殖器首次详记(半翅目,叶蝉科,大叶蝉亚科)(英文). 孟泽洪,杨茂发,周玉锋,于晓飞. 2013

[4]不同倍性灯盏花形态学与细胞学研究. 梅琳,郑思乡,杨声超,关文灵,张喜燕,李叶芳. 2009

[5]油茶茶苞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彭丽娟,孙涛,刘永翔,刘作易. 2010

[6]中国东方蜜蜂的形态分化(英文). 朱翔杰,周姝婧,徐新建,于瀛龙,胡军军,张中印,祁文忠,王彪,袁春颖,席芳贵,周冰峰. 2022

[7]紫色甘薯资源的形态学和ISSR荧光标记分析. 吴巧玉,何天久. 2022

[8]中国四个线虫草新种(英文). 杨雨,Jayawardena Ruvishika S,卢永仲,谢述琼,田兴国,王家萍,周思旋,肖沅嫔. 2024

[9]基于形态学和ISSR分子标记的迷你甘薯遗传多样性分析. 邓禄军,吴巧玉,何天久,邓仁菊,王启富,罗密. 2021

[10]中国东方蜜蜂的形态分化. 朱翔杰,周姝婧,徐新建,于瀛龙,胡军军,张中印,祁文忠,王彪,袁春颖,席芳贵,周冰峰. 2022

[11]贵州中药材钩藤属植物的分子鉴定. 陶刚,刘涛,朱英,刘作易. 2008

[12]促生菌菌株的分子鉴定及对黑麦草的促生效应研究. 刘晓霞,王小利,王子苑,曾庆飞,舒健虹. 2019

[13]思南茶园茶尺蠖的分子鉴定. 孟泽洪,李帅,赵兴丽,杨文,周玉锋. 2019

[14]贵州省茶树黑刺粉虱的鉴定. 陈瑶,杨文,周玉锋,刘惠芳,杨茂发. 2018

[15]3株魔芋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赵兴丽,贺圣凌,刘思睿,罗林丽,周罗娜,范士杰,周玉锋. 2022

[16]紫苏褐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赵刘赵,商志伟,杨小华,罗充. 2021

[17]半夏枯斑病病原鉴定. 何海永,李继业,谭清群,赵玳琳. 2023

[18]玉米Tuxpeno-Reid和Suwan-Lancaster种质改良研究进展. 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邬成,李娟. 2012

[19]玉米o2和o16基因回交渗入wx系提高waxy玉米赖氨酸含量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张文龙,杨文鹏,王明春,杨留启,王伟,曾桂萍,陈志伟,彭义. 2010

[20]适用于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及品种数较多试验的田间试验设计——组平衡区组试验设计. 郑常祥,潘敏娜.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