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鱼类应激生物学研究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建华 1 ; 杨德国 2 ; 陈建武 2 ; 朱永久 2 ; 李茜 2 ; 冯宪斌 2 ; 何勇凤 2 ; 吴兴兵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鱼类;应激;缓解;应用;生理;行为;监测

期刊名称: 生命科学

ISSN: 1004-0374

年卷期: 2011 年 04 期

页码: 394-4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来,随着应激医学和动物应激生物学的发展,鱼类应激生物学的研究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该文阐述了应激的概念、鱼类应激的发生及危害,主要从生理、行为方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鱼类应激生物学最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从苗种培育和改良、药物缓解、改善养殖环境、科学管理与规范化操作等方面介绍了相应的缓解措施。文章最后分析了鱼类应激生物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总结鱼类应激生物学的研究状况,为其在水产健康养殖及鱼类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模拟捕食者风险对大黄鱼幼鱼行为、游泳能力及应激水平的影响. 王莉平,张东,刘鑫,林听听,刘声宇,王孝杉,李思平. 2022

[2]电麻醉对圆口铜鱼幼鱼行为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朱挺兵,李飞,吴兴兵,朱永久,郭威,杨德国. 2015

[3]鱼类肠道应激及其损伤防护研究进展. 孙永旭,董宏标,段亚飞,李华,刘青松,张家松,王文豪. 2019

[4]海洋酸化对海洋鱼类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赵信国,刘广绪,陈碧鹃,曲克明,夏斌,单秀娟. 2019

[5]饲料中非蛋白能量物质对鱼类的影响. 付正祎,顾志峰,马振华,陈旭. 2020

[6]酶制剂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徐奇友,王志香. 2011

[7]鱼类消化酶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谢一荣,吴锐全. 2005

[8]鱼类细胞核移植研究的进展及意义. 魏颖,薛淑群,张达,袁强,李成. 2006

[9]回声探测仪的发展趋势及渔业应用. 张慧杰,危起伟,杨德国. 2008

[10]微核试验及其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孟顺龙,陈家长,冷春梅. 2006

[11]应激状态下鱼类糖皮质激素代谢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徐磊,谢骏,刘波,戈贤平,何义进,潘良坤,周群兰,陈汝丽. 2010

[12]长江刀鲚的研究进展. 王美垚,崔明. 2019

[13]惊扰应激状态下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活力的变化. 孙鹏,唐保军,姜亚洲. 2020

[14]斑节对虾CFSH基因的克隆及其多功能性探究. 庄明鸽,江世贵,周发林,黄建华,杨其彬,姜松,杨丽诗. 2020

[15]丙氨酰-谷氨酰胺对建鲤体外培养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王桂芹,芦洪梅,韩宇田,牛小天,李子平. 2012

[16]团头鲂黑素皮质素受体2基因克隆、组织分布和应激后的表达分析. 董晶晶,薛春雨,习丙文,梁利国,刘波,任鸣春,谢骏. 2014

[17]皮质醇(COR)介导的氨氮抑制团头鲂免疫功能. 郭红会,王勋伟,葛恒,王羽慧,李怡雯,李欣月,邹桂伟,梁宏伟,李莉. 2024

[18]团头鲂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组织表达分布及其在应激中的表达变化. 陈凯,习丙文,滕涛,秦婷,潘良坤,谢骏. 2019

[19]热休克蛋白研究进展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前景. 崔彦婷,刘波,谢骏,周群兰,戈贤平,徐跑. 2011

[20]干露胁迫对刺参中韩群体杂交子一代应激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谭杰,王亮,马添翼,邹士方,孙慧玲,燕敬平,孙晓杰.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