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茄子的营养与保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崔彦玲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期刊名称: 蔬菜

ISSN: 1001-8336

年卷期: 2000 年 12 期

页码: 35

摘要: 茄子原产于东南亚、印度一带,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的栽培也达2000年之久。茄子是以浆果为产品的草本植物,适应性强,栽培管理较简单,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但以亚洲最多,占世界总产量的74%,欧洲次之,占14%左右。我国的茄子栽培最为广泛,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其种植面积相当大,供应期很长,为夏季主要蔬菜之一。 茄子的种类很多,从颜色上分,有黑茄、紫茄、绿茄、白茄以及许多中间类型从形状上分,有圆茄、卵圆茄、灯泡茄、长茄等。 茄子果实鲜嫩可口,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100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3g、脂类0.1g、碳水化合物3.1g、钙22mg、磷31mg、铁0.4mg、胡萝卜素0。04mg、硫胺素(VB1)0.03mg、核黄素(VB2)0.04mg、尼克酸0.5mg、抗坏血酸(Vc)3mg。特别是茄子富含维生素P,其含量最多的部位是紫色表皮和果肉的结合处,故茄子以紫色品种为上品。 茄子药用效果显著,其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尿、消肿、降低胆固醇等功效。茄子富含的维生素P等营养物质能增强人体细胞的粘着力,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及渗透性,防止微血管的破裂出血,使血小板保持正常功能,并有预防坏血病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因此常吃茄子对防止高血压、动脉粥状硬化、咯血、紫斑症及坏血病等有一定预防作用。最近医学研究发现:在茄子等茄属植物中,还含有一种名为“龙葵碱”的物质,该物质具有抗癌功效。 茄子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炒食、红烧、油炯、清蒸、酱汁、凉拌等。如北京人爱吃的炒茄丝、烧茄子、拌茄泥等;上海喜食的酱爆茄子、辣味茄丝、油炯茄子;广东菜中常见的蟹肉烧茄、素炒鳝丝以及湖南的茄子嵌肉等。家庭食用,最简便的是将茄子同肉片炒、同嫩鸡丁爆或素烧茄子。 在烹调茄肴前,应除去茄锈。因为用刀切开茄子后,茄肉表面容易氧化变黑,影响茄子的色泽。可将切好的茄块放人淡盐水中,用手洗几下,挤去黑水,再用清水略冲一下即可。 茄子除鲜食外,还可以制成茄干、茄酱或胞渍。 烹调茄子菜肴时,应选择新采收的嫩果。在茄子等片与果实相连接的地方,有一圈浅色环带,这条带越宽、越明显,就说明茄子果实正快速生长,没有老化。如果环带不明显,说明茄子采收时,已停止生长,此时果肉已开始粗糙,种子变硬,影响食用。茄子的营养与保健@崔彦玲$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100089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