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中校 1 ; 李玉发 1 ; 高士杰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粒用高粱;矮秆耐密;广适性;繁殖推广体系
期刊名称: 杂粮作物
ISSN: 1003-4803
年卷期: 2007 年 27 卷 02 期
页码: 16-17
摘要: 高粱育种以高产为目标,以多抗、耐密、广适为核心,以优质为保障。①重视适应性的选择,特别是不育系的适应性要好;②重视改善品质,根据用途培育优质高产杂交种;③提高耐密性和抗逆性,增强抗倒性;④重视提高或保持类型间的杂种优势;⑤易制种,且产量高;⑥改进和完善种子繁殖制种技术,建立健全优良杂交种推广体系。
- 相关文献
[1]再论中国粒用高粱育种方向与策略.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 2008
[2]粒用高粱超高产育种思考. 高士杰,刘晓辉,郭中校,李继洪. 2005
[3]粒用高粱恢复系选育和应重视的问题. 侯佳明,高悦,杨微,梁军,李捷,赵德,李继洪,高士杰. 2019
[4]中国粒用高粱产业问题探讨. 曲祥春,杨微,梁军,高悦,李捷,赵德,李继洪,高士杰. 2020
[5]EMS诱导粒用高粱的突变体筛选和鉴定. 于淼,陈冰嬬,石贵山,冯咏琪,杨永志,李海青,唐玉劼,王鼐. 2023
[6]中国杂交高粱育种研究进展.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 2008
[7]中国杂交高粱育种研究进展.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 2009
[8]高粱高产育种应重视株型和穗结构性状的改良.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 2007
[9]吉林省西部粒用高粱改良探索. 李伟,侯国春,李继洪. 2008
[10]21世纪初粒用高粱的育种目标与策略. 高士杰,刘晓辉,李伟. 2002
[11]粒用高梁超高产育种的思考.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王鼐. 2006
[12]我国粒用高粱育种现状、问题与对策.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 2006
[13]培育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粒用高粱杂交种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高士杰,李继洪,陈冰嬬. 2015
[14]粒用高粱超高产育种的思考.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王鼐. 2006
[15]对粒用高粱育种的思考. 高士杰,陈冰嬬,李继洪. 2013
[16]中国杂交高粱的种质基础及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高士杰,刘晓辉,郭中校,李继洪. 2005
[17]吉林省西部粒用高梁改良探索. 李伟,侯国春,李继洪.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国粒用杂交高粱的绿色革命
作者:陈冰嬬;唐玉劼;张丽霞;周宇飞;于淼;石贵山;王新鼎;李扬;高士杰;陆晓春;王鼐;刁现民
关键词:高粱;株高;矮秆;矮化种质;矮化基因/QTL
-
离体培养筛选高油花生新种质及WRI1基因验证
作者:王伟;张语桐;牛海龙;刘红欣;张万年;肖夏;张连喜;李玉发
关键词:高油花生;离体诱变;博来霉素;WRI1;表达分析
-
花生YABBY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张万年;牛海龙;王伟;刘红欣;李伟堂;李玉发
关键词:花生;YABBY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序列分析;表达模式
-
花生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作者:徐彪;牛海龙;刘红欣;李伟堂;王伟;李玉发;吴松权;何中国
关键词:花生(Arachis hypogaea);SSR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指纹图谱
-
种植技术和种植密度对吉花2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伟;李玉发;何中国;刘红欣;李伟堂;杨翔宇;张连喜;牛海龙
关键词:多粒型花生;种植技术;种植密度;叶面积系数;光合势
-
一种绿豆柱头外露突变体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宋梦媛;郭中校;苏禹霏;邓昆鹏;兰天娇;程钰鑫;包淑英;王桂芳;窦金光;姜泽锴;王明海;徐宁
关键词:绿豆;柱头外露;突变体;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杂种优势
-
高纬度下花生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李玉发;李淑芳;王伟;牛海龙;刘红欣;李伟堂;肖夏;陈敏
关键词:花生;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