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牡丹江的表现及其潜在的育种意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任海祥 1 ; 白艳凤 2 ; 王燕平 2 ; 宗春美 2 ; 孙晓环 2 ; 齐玉鑫 2 ; 李文 2 ; 傅蒙蒙 2 ; 赵团结 2 ; 杜维广 2 ; 盖钧镒 3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牡丹江试验站;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牡丹江试验站;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牡丹江试验站;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东北春大豆;熟期组;农艺品质性状;遗传变异;育种潜势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335-3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东北是我国春大豆的主要生态区,牡丹江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属第2亚区。本研究于2012-2014年间,以搜集到的东北地区各单位现存的361份大豆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作为东北现存的本地种质,观察该群体在牡丹江地区的表现,研究其在牡丹江的潜在育种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平均表现为全生育期分布在101~147 d(平均为124 d)、蛋白质含量范围为35.36%~45.36%(平均为39.69%)、油脂含量范围为18.93%~23.78%(平均为21.96%)、蛋脂总量范围57.74%~66.67%(平均值61.82%)、百粒重范围在8.49~29.43 g(平均值19.91 g)、株高36.6~115.3 cm(平均值82 cm)、主茎11.2~20.4节(平均为16节)、分枝为0~4.8个(平均2.8)、倒伏在1.2~3.6(平均2级左右)。2)当地适合熟期组为MG 0和MG I,各性状的平均值与群体平均值相近,其他熟期组在当地的表现与之不同。MG 000和MG 00的生育天数集中在106~113 d,比当地无霜期早10~20 d,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而品质性状表现则略优于MG 0/MGⅠ,特别是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分别高约1.62%、1.59%;株高、节数均低于MG 0/MG I,分别低10~30 cm、2~4节。MGⅡ的生育天数高达136 d,不能稳定成熟;品质性状表现低于当地品种水平,特别是油脂含量、蛋脂总量分别低约1.5%、2%;而株高、节数高于当地品种,分别高约10 cm、1~2节,倒伏程度则高达3级。MG III在牡丹江不能正常成熟,导致其他性状表达不正常,生长量和倒伏度增加。3)本群体中包含第二亚区育成217个品种,查到系谱资料的208个,这208个品种共涉及169个祖先亲本,其中黑龙江来源有77份、吉林省48份、辽宁省8份、国外来源26份,其他来源10份。衍生品种最多的前10个祖先亲本主要来源于吉林,对该亚区品种的贡献率约48.9%;衍生品种数在11~20间主要来源于黑龙江,前20个祖先亲本对该亚区品种的贡献率约62.4%。4)根据各农艺品质性状在牡丹江表现的遗传进度估计,虽然油脂和蛋白质含量相对小些,但均有一定的改良潜力。根据当地品种的表现,从供试的东北资源中提出了各农艺、品质性状改良可用的亲本品种名单,供育种工作者参考。

  • 相关文献

[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大庆的表现及其育种意义. 田中艳,宗春美,杨柳,李建英,吴耀坤,周长军,王燕平,任海祥,傅蒙蒙,赵团结,杜维广,盖钧镒. 2018

[2]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吉林省白城市的表现及其潜在的育种意义. 苏江顺,齐玉鑫,杨君,彭浩,程学良,谭程友,王燕平,任海祥,傅蒙蒙,赵团结,杜维广,盖钧镒. 2019

[3]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克山的表现及其潜在的育种意义. 张勇,傅蒙蒙,杨兴勇,董全中,薛红,张明明,李微微,王燕平,任海祥. 2016

[4]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佳木斯的表型鉴定及利用探析. 王继亮,宗春美,王德亮,王燕平,蒋红鑫,杨丹霞,傅蒙蒙,王磊,任海祥,赵团结,杜维广,盖钧镒. 2021

[5]东北大豆种质群体生态性状在铁岭地区的表现及育种潜势研究. 王树宇,宗春美,刘德恒,傅连舜,朱海荣,孙国伟,王燕平,任海祥,傅蒙蒙,赵团结,杜维广,盖钧镒. 2018

[6]东北大豆种质群体生态性状在北安地区的表现及其潜在的育种意义. 宋豫红,白艳凤,包荣军,王燕平,单利民,任海祥,谭淑玲,傅蒙蒙,王晓梅,赵团结,杜维广,盖钧镒. 2018

[7]东北春大豆熟期组的划分与地理分布. 傅蒙蒙,王燕平,任海祥,王德亮,包荣军,杨兴勇,田忠艳,曹景举,傅连舜. 2016

[8]东北春大豆籽粒性状的生态特性分析. 傅蒙蒙,王燕平,任海祥,王德亮,包荣军,杨兴勇,田中艳,傅连舜,程延喜. 2016

[9]东北大豆种质资源生育期性状的生态特征分析. 傅蒙蒙,王燕平,任海祥,王德亮,包荣军,杨兴勇,田中艳,傅连舜,程延喜. 2016

[10]东北春大豆种质资源表型分析及综合评价. 王燕平,宗春美,孙晓环,齐玉鑫,白艳风,李文,任海祥,王晓梅,侯国强,徐德海,张帅,师红财. 2017

[11]东北大豆种质资源株型和产量性状的生态特征分析. 傅蒙蒙,王燕平,任海祥,王德亮,包荣军,杨兴勇,田忠艳,傅连舜,程延喜. 2017

[12]寒地粳稻蛋白质含量在DH群体中的遗传变异研究. 刘传雪,邹德堂,张兰民,王瑞英,黄晓群. 2008

[13]黑龙江省北部早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 陈海军. 2012

[14]寒地粳稻直链淀粉含量在DH群体中的遗传变异研究. 刘传雪,邹德堂,潘国君,张淑华,关世武,孙洪义. 2008

[15]EMS诱发大豆M_2与M_3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比较. 吴秀红. 2012

[16]马铃薯二倍体栽培种S.phureja与普通栽培种的四倍体杂种品质性状育种价值的研究. 盛万民,王凤义,牛志敏,曹淑敏,张丽娟,石瑛,田兴亚,陈伊里,吕文河. 2001

[17]大果沙棘杂交后代果实主要成分遗传变异倾向研究. 于泽源,李兴国,单金友,齐虹凌. 2007

[18]两种凝胶电泳系统对SSR标记多态性的影响. 李新海,焦少杰,傅骏骅,张世煌,袁力行,李明顺. 2001

[19]青贮玉米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及主成分分析. 吴建忠,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孙德全. 2019

[20]民猪从头组装(de novo)的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张冬杰,何鑫淼,汪亮,刘娣.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