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博 1 ; 邓涵逸 1 ; 孙艺秋 1 ; 房元杰 1 ; 彭淼曦 1 ; 石琼 2 ; 贝锦龙 1 ; 魏文康 1 ; 陈庄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2.深圳市海洋生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胃肠道微生物群;宏基因组学;两栖弹涂鱼;陆地适应;免疫学特异性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2 年 49 卷 011 期
页码: 32-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从基因组水平上报道两种有代表性的两栖鱼类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BP)和大鳍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agnuspinnatus,PM)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以揭示胃肠道微生物群对弹涂鱼在陆地生活的适应性及其特殊免疫力具有关键作用.[方法]采用16S扩增子测序和宏基因组技术,利用两种有代表性的弹涂鱼和3种典型水生鱼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的宏基因组数据,比较两栖鱼类和水生鱼类肠道的微生物组成、多样性、丰度和功能,并研究潜在陆生标志微生物群.此外,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得到具有代表性的海水鱼类、淡水鱼类、两栖动物和陆生动物的胃肠道微生物群数据,比较弹涂鱼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结果]在弹涂鱼的胃肠道微生物群中,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占主导地位.这些菌的含量在大鳍弹涂鱼、大弹涂鱼和水生鱼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草鲢鳙和弹涂鱼二者胃肠道微生物群之间最大的区别是CKC4门(一种推测与宿主脂质代谢相关的胃肠道细菌门类)的比例,草鲢鳙中该比例从4%~27%不等,而在弹涂鱼中则没有发现.此外,弹涂鱼的胃肠道微生物群中同时具有陆生动物、淡水和海水鱼类以及两栖动物的典型细菌家族,这与它们在水陆过渡咸淡水交界处的生活特征相吻合.与陆生动物相比,鱼类拥有更高比例的梭状杆菌和变形杆菌,而陆生动物则具有更多的拟杆菌.在大弹涂鱼和大鳍弹涂鱼中还发现了此前被认为仅存在于陆生动物的S24-7菌株.[结论]推测弹涂鱼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相比水生性鱼类具有复合和多样性特征,可以通过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刺激宿主在进化中形成多样性更高、拷贝数更多的天然免疫受体基因家族,以此适应更为复杂的两栖生活环境.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溪黄草栽培技术规范
作者:曾朝棋;廖远忠;张琪;陈兵先;魏文康;张爱霞
关键词:溪黄草;栽培技术;种植技术规范
-
培养组学在动物肠道微生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菲;韩依辛;魏琦麟;唐兴刚;袁明贵;董博;向蓉;徐志宏
关键词:动物肠道微生物;培养组学;消化道;分子生物学
-
基于猪圈红外热成像获取猪只最高体温研究
作者:陆国维;俞婷;肖明明;林春盛;廖明;魏文康;翟少伦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红外图像处理;生猪体温;拟合函数设计;温度计算;预警
-
犬细小病毒河南方城株分离及VP2基因序列分析
作者:林瑜婷;翟颀;翟少伦;吕殿红;周秀蓉;贾春玲;霍玮;温肖会;魏文康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分离;VP2基因;进化分析
-
大麦虫粉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肠道结构和菌群组成的影响
作者:余亲平;黄静宇;张翠萍;刘静;黄远彬;俞婷;张晓爱;王蕾;陈进胜;陈文卿;王志林;陈庄;容庭
关键词:大麦虫粉;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结构
-
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岭南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作者:刘石;刘静;陈庄;俞婷;贝锦龙;王蕾;李拯民;王志林
关键词:复合益生菌;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微生物组学
-
猪源发酵乳杆菌的筛选及其潜在益生性能
作者:张艳彬;王素峰;张健玲;刘书欣;邓俊劲;王志林;陈庄
关键词:发酵乳杆菌;益生性能;耐酸;耐胆盐;病原菌拮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