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植物氮素吸收利用相关NPF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化敦 1 ; 张鹏 1 ; 马鸿翔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2.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硝态氮;氮素利用率;粮食作物;NPF基因;基因家族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2 年 28 卷 008 期

页码: 1520-15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氮(N)是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量最大的矿质营养元素,也是作物产量的限制因子.硝态氮(NO3-N)是植物吸收利用氮素的主要形态之一.目前,植物中已报道4个基因家族(NPF、NRT2、CLC和SLAC1/SL4H)参与硝态氮的吸收和利用,其中NPF基因家族成员数量众多且功能多样化,近年来获得较多关注和深入研究.模式植物拟南芥和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中,分别含有53、93、79和331个NPF基因.拟南芥NPF 家族中已有超过一半成员(31/53)的生物学功能被解析,粮食作物水稻中NPF基因功能亦有较多报道.研究表明,NPF 基因广泛参与了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及其调控、转运、分配/再分配等过程,一些成员对于改良和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nitrogen use efficiency,NUE)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氮素进入植物体及其在植物体内流动的层面出发,发掘具有重要功能的候选NPF基因,对于解析植物利用氮素的分子机制及其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模式植物拟南芥以及粮食作物中已报道的NPF基因在氮素吸收和利用中的生物学功能.目前粮食作物玉米中仅有4个NPF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被报道,小麦中尚未有相关报道,未来对玉米和小麦中NPF基因的发掘与功能研究将为改良作物氮素利用效率提供新的基因资源.

  • 相关文献

[1]大丽轮枝菌异分支酸水解酶基因家族初步研究. 袁洪波,刘蔼民,张保龙. 2012

[2]江苏主要粮食生产中化肥过量施用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郑微微,何在中,徐雪高. 2017

[3]耕作方式对主要粮食作物影响的研究综述. 张向前,杨文飞,徐云姬. 2020

[4]腐殖酸尿素研究进展及其在甘薯上的应用前景. 王丹凤,唐忠厚,张爱君,靳容,刘明,赵鹏,李臣,蒋薇,陈晓光. 2021

[5]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LIU Hong-jiang,刘红江,CHEN Liu-gen. 2011

[6]葡萄miR159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靶基因预测分析. 葛金涛,王丽丽,赵统利,刘兴满. 2018

[7]斑点叉尾鮰Cbx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进化分析. 张世勇,陈校辉,王明华,钟立强,秦钦,邵俊杰,刘洪岩,王江,边文冀,Jiang Hucheng. 2019

[8]棉花基因组中赤霉素氧化酶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赵亮,狄佳春,陈旭升. 2020

[9]玉米Glyco-hydro-16糖苷酶家族全基因组的鉴定及其遗传分化. 林峰,葛敏,周玲,赵涵. 2016

[10]辣椒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特征. 程远,郭勤卫,郑佳秋,万红建. 2017

[11]棉花基因组中SABATH甲基转移酶基因家族的查找与分析. 赵亮,狄佳春,陈旭升. 2018

[12]棉花基因组中SABATH甲基转移酶 基因家族的查找与分析. 赵亮,狄佳春,陈旭升. 2018

[13]猕猴桃蔗糖合酶基因家族鉴定及果实发育过程表达分析. 陈成,王依,杨勇,阎永齐. 2023

[14]藜麦SPP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陈紫岩,林参,尹航,张豪杰,魏真真,余希文,吴传万,李茹. 2022

[15]桃Ⅱ型NADH脱氢酶家族基因鉴定和表达分析. 张春华,沈志军,马瑞娟,张圆圆,郭绍雷,蔡志翔,俞明亮. 2022

[16]基于苋菜转录组的TCP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表达分析. 安子贤,李宜轩,郑友峰,肖昉,王乐,陈何,赖钟雄,牟建梅,刘生财. 2022

[17]玉米Dof转录因子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葛敏,吕远大,李坦,张体付,张晓林,赵涵. 2014

[18]钾对不同类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强盛,甄若宏,丁艳锋,朱艳,王绍华,曹卫星. 2009

[19]水葫芦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青椒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罗佳,王同,刘丽珠,严少华,卢信,范如芹,张振华. 2015

[20]施氮量对甘薯块根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丁艳锋,李洪民,张爱君,史新敏,唐忠厚,魏猛,靳容.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