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仪治本 1 ; 李团银 1 ; 李三棉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高粱;杂交种;区域试验;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91 年 6 卷 02 期
页码: 13-19
摘要: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综合评价了1989年山西省高粱新杂交种区域试验材料.结果表明,6个高粱新杂交种,其中晋杂871、21A×晋粱五号、FA×8643变3个组合以亩产量、丰产素质为主,包括抗病性、抗倒性、株高在内的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晋杂四号,达到优良或较好的评价标准,其综合指标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8.29%、11.28%和7.00%.晋杂871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综合性状稳定性好;旱抗六、V_4A×87382-3两个杂交种综合特性与对照相当;旱抗五劣于对照,综合指标值比对照减少5.06%.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客观地反映了品种的综合特性,克服了仅用产量指标评价品种优劣的不足,对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利用都具有实际意义.
- 相关文献
[1]高粱杂交种晋杂18号的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伟. 2004
[2]体细胞克隆变异在高粱改良中的应用. 王良群. 2004
[3]适宜机械化生产酿造高粱汾酒粱1号的选育. 詹鹏杰,张福耀,王瑞,于纪珍,李燕. 2016
[4]中国主要高粱杂交种农艺及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于纪珍,王瑞,詹鹏杰,平俊爱,张福耀. 2017
[5]新型A_2细胞质高粱杂交种晋杂12号选育及利用研究. 李团银,柳青山,张福耀,韦耀明. 1999
[6]高粱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2V_4A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李团银,张福耀,李三棉,韦耀明,柳青山. 1995
[7]晋杂3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邵强,周福平,张晓娟,张一中,乔婧,柳青山. 2013
[8]高粱新选不育系研究. 李团银,李三棉,仪治本,柳青山,赵素萍,高儒萍. 1993
[9]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晋粱112号的选育. 刘勇,杨伟,郝艳芳,武擘,白鸿雁,王坚强,张晓娟. 2024
[10]高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筛选与利用. 王良群,王呈祥,白志良,杨伟,刘勇,武秀兰,侯丽萍. 2006
[11]适宜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晋杂3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于纪珍,平俊爱,张福耀,杜志宏,吕鑫,李慧明,杨婷婷. 2015
[12]山西省高粱杂交种主要性状分析. 郭琦,梁笃,段冰,闫凤霞,李童,李团银. 2012
[13]高淀粉高粱杂交种晋杂23号的选育. 程庆军,张福耀,田承华,高海燕,高鹏. 2010
[14]高粱航天材料的筛选利用. 杨伟,王良群,白鸿燕,刘勇,武擘,郝艳芳,张微. 2014
[15]高梁杂交种晋杂16. 平俊爱,程庆军. 2002
[16]饲草高粱区域试验新杂交种综合评价. 平俊爱,张福耀,程庆军,杜志宏,吕鑫. 2009
[17]对玉米新杂交种选育的综合评价. 郑向阳,李洪,董红芬,李爱军. 2006
[18]高粱耐盐种质资源的鉴选与综合评价. 范娜,白文斌,彭之东,张建华,史丽娟,李光,江佰阳,曹昌林. 2018
[19]基于表型性状的高粱育种材料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张一中,张晓娟,梁笃,郭琦,范昕琦,聂萌恩,王绘艳,赵文博,杜维俊,柳青山. 2023
[20]国内外优异高粱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张桂香,高儒萍,宋旭东.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酿造高粱晋杂27号的选育与示范推广
作者:闫凤霞;梁笃;段冰;郭琦;李童;李团银
关键词:
-
山西省高梁杂交种主要性状分析
作者:郭琦;梁笃;段冰;闫凤霞;李童;李团银
关键词:山西省;高梁;杂交种;性状;指标
-
山西省高粱杂交种主要性状分析
作者:郭琦;梁笃;段冰;闫凤霞;李童;李团银
关键词:山西省;高粱;杂交种;性状;指标
-
优质糯高粱晋糯1号选育报告
作者:梁笃;李团银;柳青山;闫凤霞;段冰;郭琦;李童;张晋
关键词:糯高粱;酿造;不育系;恢复系;杂交;制种
-
新选高梁亲本系的配合力分析
作者:闫凤霞;梁笃;段冰;郭琦;张晓英;李团银
关键词:高粱;雄性不育系;恢复系;配合力
-
优质黑高粱亲本系选育初报
作者:段冰;梁笃;闫凤霞;郭琦;李童;李团银
关键词:
-
新选高粱亲本系的配合力分析
作者:闫凤霞;梁笃;段冰;郭琦;张晓英;李团银
关键词:高粱;雄性不育系;恢复系;配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