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花萎蔫综合症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许爱玲 1 ; 吴霞 1 ; 席吉龙 1 ; 李建勋 1 ; 张安红 1 ; 张相斌 1 ; 张林水 1 ; 李燕娥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萎蔫综合症;特征特性;为害影响;产量损失;品质;发生消长;小气候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3 年 27 期

页码: 170-1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总结了棉花新病害"棉花萎蔫综合症"的研究进展。田间观察、调查、检测结果表明:"棉花萎蔫综合症"病株于棉花花铃期至吐絮期都可以发病。棉株一旦出现萎蔫症状,基本上不会再恢复正常。病株主要特征特性为:全株无病斑,叶片略微萎蔫并褪色,病株铃虚软,发育迟滞吐絮慢,病铃僵瓣糟絮瘪子。病株发病初期叶绿素含量有所降低;病株在株高和果枝出生方面受到一定影响;发生早的病株幼蕾大量脱落;病株率越高产量越低,纤维品质也差;病棉子丧失发芽能力。转基因材料有部分发病,而其亲本几乎不发病;非转基因老品种没看到发病。种植发病株种子不会加重和提早其后代的发病。山西省和外省品种(系)都有发病,部分发病品种(系)还通过了区试新品种审定。发病情况和气象资料拟合分析表明,7—8月降雨次数较少和降雨量较少的气候年型发病较重;发病情况和田间小气候观测资料拟合分析表明,田间地膜下土面≥40℃的高温天数多时发生较重。还比较了该病和棉花其他病害的异同。其病株样本分离不到真菌性病原物。最后提出了棉花萎蔫综合症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研究方向和期望。

  • 相关文献

[1]棉花萎蔫综合症的病原物分离培养. 许爱玲,翟晓菊,朱荷琴,张林水. 2012

[2]棉花萎蔫综合症田间消长规律观察. 吴霞,张林水,许爱玲,姚彤崎,李建勋,张安红,张相斌,李燕娥. 2013

[3]黄萎病对棉花产量损失的试验. 张久刚,朱学范. 1992

[4]中早熟优质棉花新品种运H1116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夏芝,杨六六,李朋波,潘转霞,朱永红,曹彩荣,吴翠翠,丁霄,侯保国. 2020

[5]棉花新品系X41-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韦聪敏,姜艳丽,祝宴兵. 2009

[6]优质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运旱20410选育研究. 李秀绒,柴永峰,孙来虎,赵智勇,邵新胜. 2010

[7]棉花主栽品种群不同年份稳定性比较分析. 吴翠翠,李朋波,杨六六,曹彩荣,曹美莲,张先亮,李素娟. 2014

[8]“华西秋雨”对特早熟棉区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 王耀琴,刘建平,南怀林,田洪岭,周伟,任志华. 2011

[9]烯效唑对黄瓜果实着色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闫世江,张建军,张继宁,刘洁. 2010

[10]盐碱地青贮玉米瑞德2号高产栽培技术. 郑普山,平俊爱,郝保平,冯悦晨,王立志,张延芳. 2012

[11]早熟西葫芦品种翠青30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磊,李素玲. 2013

[12]玉米新品种大丰2号的选育. 钮笑晓,张志慧,郭国亮,李培良,赵建峰,宋永文. 2003

[13]玉米新品种晋单55号特征特性及推广应用. 张爱莲,杨慧珍,任志强,肖建红. 2010

[14]玉米新品种大丰5号的选育. 钮笑晓,张志慧,郭国亮. 2009

[15]马铃薯新品种晋薯19号特征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范向斌,孙振,王兴涛,王继琴. 2012

[16]青贮玉米品种大丰青贮1号的选育. 钮笑晓. 2013

[17]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运B259. 潘转霞,李朋波,杨六六,曹彩荣,夏芝,吴翠翠,朱永红,丁霄,侯保国. 2019

[18]特色小麦运黑161的选育经过及特征特性. 蔡岳,宋昱,于章龙,谢飒英,宋虹. 2019

[19]玉米品种德育丰568及栽培技术. 程宏,史海萍,冯瑞云. 2020

[20]'晋软壳1号'扁桃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何勇,王占和,付宝春,梁艳霞,张志玲,赵学勇,刘建忠.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