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对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叶慧香 1 ; 崔跃原 1 ; 宋新元 2 ; 马娟 1 ; 万虎 1 ; 李建洪 1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磷脂脂肪酸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根际;细菌总量;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生物量比值

期刊名称: 生物安全学报

ISSN: 2095-1787

年卷期: 2015 年 24 卷 01 期

页码: 64-71

摘要: 【背景】土壤微生物是维持土壤生态系统中生物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细菌作为土壤中数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微生物类群,其结构多样性和动态分布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评价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必须考虑转基因产物对土壤细菌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连续2年以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和受体对照玉米为研究材料,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磷脂脂肪酸(PLFA)研究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和受体对照玉米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PLFA分析结果显示,2012年,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和受体对照玉米间微生物总量在拔节期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时期无显著性差异;然而,土壤中细菌微生物总量和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微生物量比值在检测的4个时期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比值均大于1。2013年的整个生育期内,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和受体对照的微生物总量、细菌微生物量、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微生物量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DGGE结果显示,2012年和2013年玉米的4个生育时期内,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对较稳定,同一生育期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和受体对照玉米间无显著性差异,且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均达到较高水平,与PLFA检测结果大体一致。【结论与意义】2年的数据均表明,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对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无显著性差异,可为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氮磷用量与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尹彩侠,李桂花,张淑香,谢佳贵,王秀芳,张宽.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