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福建省猪源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阳性细菌的耐药特性及分布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车勇良 1 ; 陈秋勇 1 ; 陈如敬 1 ; 吴学敏 1 ; 王隆柏 1 ; 刘玉涛 1 ; 周伦江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多黏菌素;耐药性;耐药基因;猪源mcr-1基因阳性菌;福建省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22 年 012 期

页码: 2-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福建省猪源mcr-1基因阳性细菌的流行性、耐药特性及分布特征。[方法]从福建省7个地市的21个猪场采集313份粪便样本,应用PCR方法筛选、分离和鉴定mcr-1基因阳性细菌;采用K-B琼脂扩散试验进行药敏检测,分析mcr-1基因阳性细菌的耐药性,并使用PCR方法分析其耐药表型;进一步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鉴定mcr-1基因阳性大肠杆菌的类型,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方法对mcr-1阳性大肠杆菌进行聚类分析,探明其分布特征和亲缘关系。[结果]从313份猪粪便中共分离获得43株mcr-1基因阳性细菌,其中大肠杆菌39株。耐药性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磺胺甲基异恶唑、氟苯尼考、链霉素、强力霉素、恩诺沙星、新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林可-壮观、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0.1%,83.7%,74.4%,67.4%,67.4%,58.1%,53.5%,39.5%,34.9%,11.6%,4.6%,0和0。磺胺类耐药基因中的sul1、sul2和sul3基因检出率较高,分别达到81.4%,90.7%和74.4%;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中仅有qnrS和aac (6’)-Ib-cr被检出,其检出率分别为51.2%和30.2%;氯霉素类耐药基因中Cat2和cmIA基因的检出率较高,分别达到86.0%和74.4%;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检出率为83.7%;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NDM-1)的检出率为23.2%;多药耐药基因(cfr)的检出率为7.0%;而替加环素耐药基因(tet(X))未被检出。39株mcr-1基因阳性大肠杆菌除了4株不能分型外,其他35株共分为19个ST型,具有高度多样性,其中ST10为优势型,共有9株菌株。PFGE图谱显示,39株mcr-1基因阳性大肠杆菌共获得30种PFGE谱型,具有多态性特征,分为6组克隆群。[结论]福建猪源mcr-1基因阳性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少部分为肠杆菌科其他菌株,且分离菌株具有明显的多重耐药性;mcr-1基因阳性大肠杆菌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多态性和高度多样性特点。

  • 相关文献

[1]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重组酶介导扩增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车勇良,陈秋勇,陈如敬,吴学敏,王隆柏,刘玉涛,周伦江. 2022

[2]福建省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阳性鸡源大肠杆菌的流行性及耐药性分析. 戴婷婷,陈海玉,段楚楚,庄丽云,刘荣昌,陈慧慧,余小珍,杨欣,陈梦诗,包银莉,程艳青,华宝玉,黄翠琴,郑新添. 2025

[3]鸡源携带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大肠杆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相关性分析. 戴婷婷,陈海玉,段楚楚,刘荣昌,李宇蓉,严淑涵,陈梦诗,刘露薇,包银莉,程艳青,林炜明,黄翠琴,郑新添. 2025

[4]番鸭源鸭疫里默氏菌大环内脂类药物的耐药基因检测与分析. 林彬彬,谢碧林,翁汉东,王秀祯,程龙飞,傅光华,刘荣昌,林志敏. 2022

[5]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耐药性分析及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分布. 陈红梅,程龙飞,邓辉,刘荣昌,傅光华,施少华,万春和,傅秋玲,郑庆礼,白丁平,黄小红,黄瑜. 2019

[6]耐药基因mcr-1和blaNDM-1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克旭,滚双宝,车勇良,周伦江,林长光,郭长明. 2021

[7]福建省莆田市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检测与QRDR基因突变分析. 林彬彬,林志敏,谢碧林,翁汉东,王秀祯,程龙飞,傅光华,刘荣昌. 2022

[8]福建旅游农业发展与闽台合作. 刘克辉. 2006

[9]台湾的生态工法及对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的反思. 李建华. 2006

[10]深化闽台农业合作 促进海峡经济区建设. 翁伯琦,曾玉荣,郑百龙,周琼,杨勋华,吴越,池敏青,刘玲. 2009

[11]观光生态农业及其配套技术研究——以福建省龙海市龙佳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例. 黄毅斌,柯碧南,杨淑芬,林良美,应朝阳,翁伯奇. 2005

[12]福建省土壤—作物系统硫肥效应研究. 彭嘉桂,章明清,蔡阿瑜,杨杰,林琼,魏峰. 1998

[13]闽北山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与模式选择. 曾玉荣,翁伯琦. 2006

[14]闽台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与构建设想. 刘健宏,丁中文. 2007

[15]气候变化对福建省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王义祥,翁伯琦,邢世和. 2009

[16]发展良性生态茶园促进茶业优化升级——关于福建生态茶园建设的一些再思考. 张文锦. 2009

[17]福建省水稻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翁国华. 2002

[18]福建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状况分析. ^A周江梅^B1%^A曾玉荣^B2%^A蔡春继^B3%^A吴越^B4. 2005

[19]福建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深层思考. 刘碧云,黄献光. 2016

[20]福建省粮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王海平,许标文,陈志峰,曾玉荣.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