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五种类型农药不同剂量与施药时期对麦蚜防治效果及麦粒农药残留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登峰 1 ; 尹姣 2 ; 武予清 3 ; 段云 3 ; 蒋月丽 3 ; 曹雅忠 2 ;

作者机构: 1.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防治效果;千粒重;农药残留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1 年 48 卷 06 期

页码: 1688-16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喷雾法,研究了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抗蚜威、阿维菌素和吡虫啉5种类型农药的3种剂量在不同施药时期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的防治效果、防后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和籽粒中农药残留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各种药剂,第1次施药药后1d对麦长管蚜与禾谷缢管蚜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药后3d防效分别在90%和84%以上,药后5d防效分别在95%和92%以上;不同种类或不同剂量处理的防治效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2次施药后1~5d对麦长管蚜的防效均在90%以上。与对照比较,施药1次小麦千粒重增加率为2.02%~11.93%;施药2次,千粒重增加率为8.01%~15.87%。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种类不同剂量浓度下在冬小麦扬花末期喷施1次农药和间隔5d的灌浆中期第2次农药,以及春小麦田相似农药处理,其籽粒中农药残留均有一定程度的检出,但均未超出限定标准;而在小麦乳熟期(与第1次施药间隔10d,距离成熟收获15d)喷施第2次农药,其中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已经达到或超出残留限量标准。

  • 相关文献

[1]青海省麦类黄矮病发生情况调查. 刘楠,闫佳会,姚强,郭青云. 2016

[2]番茄杂交制种中留果数与整枝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何新厂. 2001

[3]利用青海大黄油菜和芥蓝合成大粒甘蓝型油菜. 富贵,赵志刚,杜德志. 2012

[4]乙基黄原酸钠对麦类催熟的效应及对物质运转的影响. 史先鹏,张承烈,朱蕙菁,刘俊珍. 1977

[5]青海高原小麦千粒重与生理形态的相关性. 胡冬梅,王志伟. 1999

[6]青海香日德地区矮壮素和壮丰安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吴昆仑,谢德庆,闫殿海. 2004

[7]甘蓝型春油菜磷肥施用量研究. 张文英,陈占全,李月梅. 2010

[8]西葫芦灰霉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李屹,田晓丽,付迎坤. 2014

[9]防治马铃薯枯萎病药效试验. 纳添仓. 2009

[10]24%福·醇悬浮种衣剂包衣防治春小麦根腐病. 侯生英. 2007

[11]24%福·醇悬浮种衣剂包衣防治春小麦根腐病. 侯生英. 2007

[12]30%粉唑醇·多菌灵悬浮剂喷雾防治小麦条锈病. 王信. 2011

[13]70%丙森锌WP喷雾防治马铃薯早疫病. 王爱玲,侯生英,张贵,忻国民. 2011

[14]甲霜灵·烯酰吗啉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侯生英. 2007

[15]瑞香狼毒乙酸乙酯提取物防治黄瓜斑潜蝇田间试验. 孙奎,王宁. 2012

[16]30%粉唑醇·多菌灵悬浮剂喷雾防治小麦条锈病. 王信. 2011

[17]四种杀虫剂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 刘小利,王海东. 2007

[18]5种杀菌剂拌种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效及产量影响. 段敏,闫佳会,郭青云. 2016

[19]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枸杞棉蚜的防效试验. 李秋荣,李玮,闫佳会,祁全梅,李富刚. 2019

[20]12种药剂防治温室辣椒白粉病药效试验. 咸文荣,马永强,李秋荣.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