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花深棕色纤维基因Lc_1的遗传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付振 1 ; 宁新民 2 ; 邱新棉 3 ; 苏成付 4 ; 姚坚强 4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经济作物实验室

2.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4.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深棕色纤维;Lc1;遗传定位;微卫星标记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2 年 45 卷 19 期

页码: 4109-4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棉花棕色纤维的遗传规律,寻找并定位与棕色纤维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在棉花基因组学水平上定位、克隆棕色纤维基因和棕色棉纤维品质改良奠定基础。【方法】基于陆地棉显性多基因标记系T586(具有深棕色纤维基因Lc1)与海岛棉新海16配制的海岛棉×陆地棉杂交F2群体,结合色彩色差仪对棕色纤维色泽的分类进行分析,并充分利用棉花基因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信息、多态性分子标记筛选和图位克隆的方法,定位与棕色棉纤维基因Lc1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根据T586与新海16杂交后代F2群体(443个有效纤维单株)深棕色纤维、棕色(中间色)和洁白色纤维的分离比例,将Lc1定位于棉花基因组A亚组第7染色体微卫星标记NAU4030和CGR5119之间约8 cM的遗传距离内,其中,Lc1与标记CGR5119的遗传距离约为2.8 cM,与NAU4030之间的遗传交换距离约为5.1 cM,构建了Lc1位点的遗传连锁图谱。【结论】棉花深棕色纤维性状由单基因控制并呈现半显性遗传方式,Lc1位点附近的分子标记信息可在棕色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得以利用。

  • 相关文献

[1]棉花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古力努尔·艾哈塔尔. 2016

[2]棉花延迟吐絮生长调节剂对产量和品质影响. 古力努尔·艾哈塔尔,娄善伟,陈少毅,张鹏忠,马腾飞,边洋. 2016

[3]棉花冷害与育种. 尹飞虎. 2002

[4]新疆棉花生态环境评价及保护利用对策. 徐卫,叶凯. 2000

[5]傲绿牌营养素在棉花上示范成果总结. 刘景富. 2004

[6]不同化学打顶剂对棉花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康正华,赵强,娄善伟,葛杰,张海祥. 2015

[7]新疆棉花保健增产菌菌株鉴定. 孙严,杨秀荣,谢浩. 1991

[8]水氮运筹对膜下滴灌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罗宏海,张宏芝,陶先萍,张亚黎,张旺锋. 2013

[9]棉花延迟吐絮收桃增产与机采收桃的可行性研究. 娄善伟,陈少毅,帕尔哈提·买买提,王新江,张鹏忠,赵小伊,何红,边洋,马腾飞,姜婷婷,郭蕾,古力努尔·艾哈塔尔,阿尔曼·阿不利米提. 2015

[10]密度对棉花冠层小气候影响及其与棉花相关生理特征和纤维品质的关系. 娄善伟,赵强,高云光,郭仁松,阿不力克木,张巨松. 2010

[11]棉花植株氮素含量与干物质积累的相关性. 娄善伟,马腾飞,托合提·艾买提,张怀军,王大光,边洋,司地克江,张鹏忠. 2017

[12]内陆干旱区土壤施锌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金鑫,危常州,王娟. 2015

[13]新疆典型膜下滴灌棉花种植模式的用水效率与效益. 宁松瑞,左强,石建初,王数,刘忠山. 2013

[14]苗期地温对棉花前期生育进程的影响研究. 娄善伟,托合提·艾买提,司地克江·艾外力,马腾飞,边洋,帕尔哈提·买买提,张鹏忠. 2018

[15]新疆南疆籽棉超高产机理研究. 娄善伟,帕尔哈提·买买提,王新江,杨涛,张鹏忠,赵小伊,何红,马腾飞,边洋,张巨松. 2015

[16]新疆棉花铃期植株氮素挥发初步研究. 吕婷婷,徐万里,朱建雯,张殿宇. 2009

[17]棉花脱叶剂的田间效果筛选. 雷斌,张云生,李忠华,熊建喜,张波,常晓春,何守信. 2011

[18]NaCl胁迫下不同铵硝配比对棉花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乔旭,褚贵新,梁永超,张计峰,王飞,杨春兰,张淑英. 2009

[19]新疆棉花黄萎病发病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 顾美英,徐万里,茆军,梁智,宋素琴,霍向东. 2009

[20]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及抗病相关的分子标记检测. 马前程,王丽丽,张海萍,郭文超,曲延英,顾爱星.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