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花深棕色纤维基因Lc_1的遗传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付振 1 ; 宁新民 2 ; 邱新棉 3 ; 苏成付 4 ; 姚坚强 4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经济作物实验室

2.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4.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深棕色纤维;Lc1;遗传定位;微卫星标记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2 年 45 卷 19 期

页码: 4109-4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棉花棕色纤维的遗传规律,寻找并定位与棕色纤维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在棉花基因组学水平上定位、克隆棕色纤维基因和棕色棉纤维品质改良奠定基础。【方法】基于陆地棉显性多基因标记系T586(具有深棕色纤维基因Lc1)与海岛棉新海16配制的海岛棉×陆地棉杂交F2群体,结合色彩色差仪对棕色纤维色泽的分类进行分析,并充分利用棉花基因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信息、多态性分子标记筛选和图位克隆的方法,定位与棕色棉纤维基因Lc1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根据T586与新海16杂交后代F2群体(443个有效纤维单株)深棕色纤维、棕色(中间色)和洁白色纤维的分离比例,将Lc1定位于棉花基因组A亚组第7染色体微卫星标记NAU4030和CGR5119之间约8 cM的遗传距离内,其中,Lc1与标记CGR5119的遗传距离约为2.8 cM,与NAU4030之间的遗传交换距离约为5.1 cM,构建了Lc1位点的遗传连锁图谱。【结论】棉花深棕色纤维性状由单基因控制并呈现半显性遗传方式,Lc1位点附近的分子标记信息可在棕色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得以利用。

  • 相关文献

[1]野生二粒小麦粒重QTLs位点分析. 程啸天,萧峰,丰宇凯,吴莎莎,丁明全,周伟,戎均康,孙丽英. 2014

[2]浙粳22类病斑突变体spl(t)特征及其基因定位. 陈萍萍,叶胜海,赵宁春,陆艳婷,刘合芹,杨玲,金庆生,张小明. 2010

[3]灵昆鸡群体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袁青妍,虞德兵,吴春琴,李国勤,王德前,卢立志. 2010

[4]绍兴鸭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分析. 袁青妍,陶争荣,李国勤,沈军达,陈奕春,陈文标,王德前,虞永亮,田勇,原爱平,卢立志. 2010

[5]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伊犁鹅的保种效果. 吴盈萍,高凤,彭箫,王俊花,米思佳,孙苗,刘晓晓,李海英,卢立志. 2019

[6]基于微卫星标记和线粒体DNA监测浙江浆蜂(平湖)的遗传多样性变化. 曹联飞,林瑞平,姜全清,符林杰. 2021

[7]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青紫蓝獭兔的保种效果. 申金钰,陈实,赵斌,李佳丽,卢婷婷,翁巧琴,鲍国连,陈阳,吴信生. 2021

[8]微卫星标记多态性与番鸭体尺性状的关系. 俞永裕,曾涛,陈晓青,姜柏芳,毛济敖,田勇,沈军达,陶争荣,卢立志. 2012

[9]浙江省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和Stvbi-基因的SSR检测. 叶胜海,姚海根,陶荣祥,周可明,马善林,李守俊,祁永斌,张小明. 2007

[10]微卫星标记与灵昆鸡体重、体尺性状的相关分析. 袁青妍,虞德兵,吴春琴,沈军达,陶争荣,王德前,李国勤,田勇,原爱平,宋显章,刘素珍,卢立志. 2008

[11]拜城油鸡生产性能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速,操勇清,李海英,卢立志,李国勤,曾涛,陈黎,黄希东,沈军达,陶争荣,田勇. 2021

[12]一个水稻苗期白条纹叶及抽穗期白穗突变体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金怡,刘合芹,汪得凯,陶跃之. 2011

[13]微卫星标记技术鉴定某保种场四川白鹅保种效果. 徐小钦,陈黎,李进军,杜雪,田勇,卢立志. 2015

[14]运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仙居鸡的屠宰性能. 王得前,陈国宏,吴信生,张学余,王克华. 2005

[15]粳稻近缘品种的SSR分析. 鲍根良,小林麻子,富田桂,金庆生,张小明,严文潮,叶胜海. 2005

[16]基于微卫星标记的7个番鸭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速,操勇清,顾丽红,李丽,曾涛,沈军达,田勇,李国勤,陶争荣,陈黎,毛长国,卢立志. 2021

[17]长毛兔微卫星标记与生产性状的相关研究. 赵进,田勇,张金枝,郭晓令,徐宁迎. 2008

[18]滨海涂地棉田氮磷钾配比的施用研究. 朱乾浩,黄秀国. 1992

[19]棉花生产如何实现结构性调整. 邱新棉. 2000

[20]海涂地棉花花铃肥施用技术研究. 周江华,陈卫军,王炜勇,黄秀国.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