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丹桂白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游小妹 1 ; 陈常颂 1 ; 钟秋生 1 ; 王贵芳 1 ; 陈荣冰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丹桂;白茶;加工;生化成分

期刊名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5470

年卷期: 2009 年 38 卷 06 期

页码: 81-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茶树品种丹桂鲜叶在加工白茶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丹桂在加工白茶的萎凋过程中,水浸出物含量和茶多酚总量逐渐减少;氨基酸总量先增加后减少,但成品毛茶的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鲜叶;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减小;黄酮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总体上变化幅度不大;儿茶素总量先增加后减少,且在萎凋32 h至成品茶的加工过程中减幅较大;儿茶素组分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减少最多,其次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D,L型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丹桂加工的白茶香气清鲜,滋味醇爽,汤色橙黄明亮,叶底柔软,总体品质较好,且春茶品质比秋茶好.可见,丹桂较适宜加工白茶.

  • 相关文献

[1]丹桂品种红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陈常颂,钟秋生,陶湘辉,王贵芳,陈荣冰. 2010

[2]优510白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变化研究. 陈常颂,游小妹,王秀萍,钟秋生,林郑和,陈志辉. 2012

[3]‘丹桂’乌龙茶不同做青环境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钟秋生,陈常颂. 2011

[4]萎凋温度对茶鲜叶萎凋失水及白茶品质的影响. 林清霞,项丽慧,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9

[5]茶树新品系新选801和新选807的白茶适制性鉴定. 孔祥瑞,杨军,王让剑,郭吉春. 2013

[6]不同加工工艺对白茶品质的影响初报. 张磊,吴民亿,杨如兴. 2010

[7]白茶感官品质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孔祥瑞,王让剑,杨军,郭吉春. 2013

[8]白茶自然萎凋过程中风味形成的动态研究. 张应根,陈林,陈泉宾,王秀萍,王振康,邬龄盛. 2016

[9]白茶萎凋工艺研究概述. 陈林海,宋丹丹,潘哲瀚,陈键. 2010

[10]鲜叶原料及造型方法对水仙有机白茶品质的影响探讨. 周世须,赖丽红,王秀萍. 2019

[11]高γ-氨基丁酸白茶品种适制性研究. 邬龄盛,王秀萍,陈泉宾,章细英. 2014

[12]不同萎凋方式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的比较. 陈键,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6

[13]不同萎凋方式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的比较. 陈键,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7

[14]烘焙工艺对丹桂乌龙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2016

[15]SDE-GC/MS分析丹桂品种乌龙茶香气成分. 钟秋生,陈常颂,张应根,游小妹,林郑和,陈志辉,王贵芳,陈荣冰. 2012

[16]乌龙茶新品种丹桂区域试验. 游小妹,陈志辉,林郑和,钟秋生,陈常颂,陈荣冰. 2013

[17]变温烘焙技术对丹桂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2017

[18]丹桂绿茶窨制工艺. 王振康,邬龄盛,王秀萍,王丽丽. 2023

[19]8个‘丹桂’杂交新品系初步鉴定. 游小妹,陈常颂,钟秋生,陈志辉,林郑和,单睿阳. 2015

[20]不同做青环境对丹桂秋季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钟秋生,陈常颂,游小妹,陶湘辉,张应根,陈荣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