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新发现的侵染绿豆的菜豆普通花叶病毒分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沈良 1 ; 崔瑾 2 ; 夏妍 2 ; 崔晓艳 1 ; 陈新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2.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绿豆;菜豆普通花叶病毒;病原鉴定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4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164-1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确定从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温室大棚所采集到的表现花叶、皱缩、明脉症状的绿豆植株是由何种病毒引起的,采取了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RT-PCR、序列测序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风轮状、束状病毒内含体,与Potyvirus属病毒粒子形态一致;对所提取的病样总RNA使用Potyvirus通用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由1 082个核苷酸组成的序列,包含编码228个氨基酸的完整cp基因,产物通过NCBI比对,发现和已报道的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ean common mosaic virus,BCMV)HB分离物同源性高达95%,初步判定该病原为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CMV),命名为BCMV-JAAS分离物;通过扩增得到的cp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BCMV-JAAS与BCMV的其他中国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通过ELISA检测,进一步确定是由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CMV)感染引起的绿豆病毒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在绿豆上发现菜豆普通花叶病毒。

  • 相关文献

[1]山东济宁大豆病毒病的病原鉴定研究. 赵小慧,吴茜,陈正强,刘冲,邢锦城,陶小荣. 2021

[2]草莓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对12种杀菌剂的毒力测定. 杨敬辉,陈宏州,肖婷,吴祥,吉沐祥,庄义庆. 2015

[3]水稻恶苗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陈宏州,杨红福,姚克兵,束兆林,周华飞,庄义庆. 2018

[4]桃细菌性穿孔病病原鉴定. 赵文静,纪兆林,葛金涛,缪美华,刘兴满. 2020

[5]紫山药炭疽病病原菌鉴定. 韩晓勇,殷剑美,张培通,王立,郭文琦,李春宏. 2020

[6]茭白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蒋冬阳,陈夕军,陈银凤,陈宸,张治平,魏利辉. 2022

[7]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陈洪亮,彭陈,王俊伟,袁艺,郭士伟. 2012

[8]江苏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鉴定. 任春梅,程兆榜,缪倩,王锋,张重阳,徐冬青,周益军. 2013

[9]南通市蚕豆赤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抑菌药剂筛选. 王凡,卞晓春,刘陈玮,徐仁超,陆红臣,吴春芳. 2024

[10]大豆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大豆种质资源抗病性评价. 李艺阳,吴冕,王幸,顾和平,陈新,崔晓艳. 2024

[11]江苏省蚕豆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与防控药剂筛选. 卞晓春,王凡,刘陈玮,徐仁超,陆红臣,吴春芳. 2024

[12]亚蔬绿豆引种及播期试验. 童晓利,徐生,李刚华,张海军,王庆南. 2002

[13]绿豆雄性不育突变体msm2015-1的遗传学与细胞学分析. 吴然然,林云,陈景斌,薛晨晨,袁星星,闫强,高营,李灵慧,张勤雪,陈新. 2021

[14]基于PARMS技术的绿豆抗叶斑病基因VrTAF5分子标记的开发. 李灵慧,吴然然,陈景斌,崔晓艳,袁星星,朱月林,陈新. 2021

[15]意大利蜜蜂辅助绿豆不育系杂交授粉行为研究. 周颖,李灵慧,宝雨欣,陈新,袁星星,吴然然,薛晨晨. 2021

[16]绿豆根腐病病原菌分离和致病力鉴定. 闫强,丁佩,张勤雪,胡亚群,袁星星,陈新. 2021

[17]江苏沿江地区6个绿豆品种的比较试验.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顾春燕,葛红,赵娜. 2019

[18]绿豆子叶节离体再生体系优化. 张勤雪,闫强,袁星星,陈景斌,薛晨晨,陈新. 2020

[19]黑种皮绿豆新品种苏黑绿1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陈华涛,崔晓艳,顾和平,袁星星,张红梅,陈新. 2011

[20]江苏省绿豆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红飞,陈新,顾和平,易金鑫,张红梅.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