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结球甘蓝抽薹过程中抗氧化系统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神云 1 ; 余方伟 1 ; 张伟 1 ; 于利 1 ; 李建斌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结球甘蓝;抽薹;抗氧化酶;生理指标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23 年 32 卷 001 期

页码: 101-1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结球甘蓝抽薹是其通过春化后进入生殖生长完成世代的必要过程,为探究此过程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以抽薹性差异明显而且表现稳定的两份高代自交系为材料,比较分析它们茎生长量、抽薹率及抽薹过程中抗氧化系统酶活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S-Pr)含量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易抽薹c179茎生长量快于耐抽薹CF,其通过绿体春化对生长量的需求低于CF,抽薹时间比CF早14 d;3月5日-4月12日两个材料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c179始花期定植早、晚的活性显著和极显著低于CF;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趋势存在差异,c179现蕾前1周和现蕾后第1周的活性高于CF,而且定植早的存在显著差异,始花期定植早、晚的活性极显著低于CF;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c179现蕾前1、2周定植早、晚的活性极显著高于CF,始花期极显著低于CF;MDA含量变化规律存在一定差异,c179现蕾后第2周含量高于CF,而且定植早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S-Pr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c179现蕾后第1、2周定植早、晚的含量高于CF,而且定植晚的含量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因此,结球甘蓝不同基因型通过绿体春化需求存在差异,抽薹过程中APX在现蕾前、后,G-POD在现蕾前2周,MDA和S-Pr在现蕾后发挥重要作用.

  • 相关文献

[1]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结球甘蓝抽薹和开花的影响. 戴忠良,潘跃平,肖燕,秦文斌,姚悦梅,张振超,潘永飞. 2010

[2]大白菜耐抽薹育种研究进展. 赵建锋,秦进华,孙玉东,罗德旭,朱明超,丁鹏. 2009

[3]春甘蓝抽薹的生理与相关基因转录分析. 王神云,刘振宁,李建斌,余小林. 2011

[4]江苏沿海地区结球甘蓝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王军,顾闽峰,费月跃,彭亚民,时丕彪. 2017

[5]施氮量对结球甘蓝瑞甘20耐裂性的影响. 戴忠良,孙春青,潘跃平,秦文斌,姚悦梅,潘永飞,张振超. 2013

[6]不同播期对越冬结球甘蓝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潘跃平,毛忠良,孙春青,陈智超. 2017

[7]幼苗春化特性对结球甘蓝开花及繁种的影响. 吴国平,王建华,王丽娟,毛忠良,陈智超,刘小风. 2013

[8]甜味55结球甘蓝的轻简化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 秦文斌,戴忠良,山溪,肖燕. 2019

[9]播期和氮肥水平对甘蓝杂交制种效果的影响. 戴忠良,张振超,肖燕,秦文斌,姚悦梅,潘永飞,王建华. 2010

[10]成熟度与烘干温度对结球甘蓝种子质量的影响. 孙春青,戴忠良,潘跃平,潘永飞,张振超,王建华,陈智超. 2011

[11]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戴忠良,秦文斌,姚悦梅,肖燕,刘小凤,潘跃平. 2008

[12]结球甘蓝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研究. 戴忠良,侯喜林,潘跃平. 2007

[13]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的优化研究. 曾爱松,冯翠,高兵,宋立晓,严继勇. 2010

[14]越冬耐寒结球甘蓝新品种瑞甘20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戴忠良,潘永飞,张振超,肖燕. 2008

[15]人工老化处理对结球甘蓝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孙春青,杨伟,戴忠良,潘跃平. 2012

[16]氮素用量对结球甘蓝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秦文斌,戴忠良,潘跃平. 2009

[17]氮肥用量对结球甘蓝生长、产量及耐寒性的影响. 戴忠良,潘跃平,肖燕,秦文斌,姚悦梅,张振超,潘永飞. 2009

[18]晚熟耐寒结球甘蓝瑞甘22的选育. 戴忠良,秦文斌,张振超,姚悦梅,潘永飞,山溪,潘跃平. 2017

[19]播种期对越冬甘蓝寒玉21的产量品质及抗逆性的影响. 秦文斌,戴忠良,潘跃平. 2010

[20]低温对结球甘蓝幼叶氮代谢活性及光合色素的影响. 山溪,秦文斌,张振超,姚悦梅,肖燕,朱建飞,戴忠良.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