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淮海北片麦田微喷灌水量对土壤贮水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亢秀丽 1 ; 靖华 1 ; 马爱平 1 ; 王裕智 1 ; 崔欢虎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微喷灌;小麦;土壤水分;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221-2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有效应对灌溉水资源短缺,明确麦田微喷灌水量的土壤贮水耗水特征,在山西临汾盆地采用大区对比方法,开展了微喷灌水量对土壤贮水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返青期、拔节期、灌浆期及成熟期0—100,0—200,10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基本呈现随微喷灌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微喷灌水量150mm与75mm、150mm与0mm、75mm与0mm处理间返青期至成熟期0—200cm土层贮水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播前至成熟期阶段0—100,0—200,100—200cm土层的土壤耗水量呈现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浅层(0—100cm)耗水量所占0—200cm耗水量比例各处理均大于深层(100—200cm)耗水量所占0—200cm耗水量比例,随灌水量的增加浅层(0—100cm)耗水所占比例提高,而深层(100—200cm)耗水所占比例则降低,不同微喷灌水量0—100,100—200cm土层在不同生育阶段的耗水量与该阶段的初始贮水量均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在微喷灌水量0~150mm范围内,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均随微喷灌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灌水量达525mm时,产量虽有增加但水分利用效率下降,而灌溉水利用效率则表现为随灌水量的上升而下降。研究结果可为水资源短缺对小麦生产系统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相关文献

[1]不同海拔麦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靖华,亢秀丽,马爱平,王裕智,崔欢虎,张建诚. 2019

[2]黄淮海北片模拟增加和降低温度对麦田地温、水分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靖华,马爱平,亢秀丽,王裕智,崔欢虎,张建诚. 2020

[3]不同深松时期对旱地春玉米水分利用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阎晓光,李洪,王青水,董红芬,李爱军. 2014

[4]秸秆扩蓄肥对土壤水分和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冯瑞云,杨武德,王慧杰,南建福,张志军. 2012

[5]不同耕作模式对山西旱塬区高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史丽娟,白文斌,李光,张建华. 2018

[6]花后高温对晋南冬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安晓东,靖金莲,刘玲玲,李世平,黄丽波,李润楠. 2018

[7]抗旱剂对小麦抗旱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席吉龙,张建诚,杨娜,郝佳丽,姚景珍,席凯鹏,李永山,王珂. 2018

[8]活力久久拌种对旱地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姣爱,党建友,裴雪霞,张晶,张定一. 2015

[9]土壤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马爱平,王娟玲,靖华,王裕智,逯腊虎,崔欢虎. 2009

[10]不同播种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马爱平,王娟玲,靖华,王裕智,张红芳,崔欢虎. 2009

[11]旱地小麦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刘新月,卫云宗. 2011

[12]晋南旱垣土壤质地和茬口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崔欢虎,王娟玲,马步州,王裕智,靖华,逯腊虎. 2007

[13]茬口和灌水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崔欢虎,王娟玲,马步州,王裕智,靖华,逯腊虎. 2009

[14]田间微集雨种植方式及播种行距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崔欢虎,王娟玲,靖华,王裕智,马爱平,张红芳. 2009

[15]不同生育期(阶段)有限补灌对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率的影响. 支虎明,刘建华. 2011

[16]不同年份下播期对旱地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丁锐钦,丁亨,裴雪霞,张定一. 2013

[17]不同拌种剂对旱地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新月,党建友,王姣爱,卫云宗. 2011

[18]旱地谷子休闲期地膜覆盖垄作效应研究. 赵荣华,黄明镜,李萍. 1998

[19]山西旱地休闲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Ⅰ.气候资源评价与土壤水分变化. 籍增顺,张松令,张鸿杰,徐建兵,郑王义,崔欢虎. 1997

[20]苦荞麦生长发育规律与水分供需特征. 关春林,周怀平,解文艳,杨振兴,聂督.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