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苏 1 ; 朱新平 1 ; 陈昆慈 1 ; 赵建 1 ; 潘德博 1 ; 李凯彬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斑鳢;乌鳢;杂交鳢;形态差异;框架分析

期刊名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421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04 期

页码: 488-4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运用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对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的形态差异和判别进行了分析。在体色方面,头顶部、体侧及尾鳍基部,斑鳢与乌鳢的体色斑纹差异明显,杂交鳢偏向于斑鳢。在11项可数性状中,三者腹鳍一致,杂交鳢胸鳍超父本偏离,其他可数性状介于两者之间,平均杂交指数为53.45。对可数性状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斑鳢与乌鳢除胸鳍无差异外,均达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杂交鳢与乌鳢在尾鳍、鳃耙、侧线鳞和侧线下鳞无差异,其他则差异极显著;杂交鳢与斑鳢除尾鳍和鳃耙无差异外,其他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可数性状中背鳍条数、侧线鳞和侧线上鳞可作为初步判断三者所属的指标。对10项可量性状参数计算的杂交指数显示,杂交鳢可量性状偏父本(乌鳢)遗传,其平均杂交指数为73.90。可量性状数据和框架数据的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三者形态差异明显,杂交鳢在体型上偏向于乌鳢。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公式可以有效区分三者,判别准确率达100%。

  • 相关文献

[1]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刘苏,朱新平,陈昆慈,赵建,潘德博,李凯彬. 2010

[2]杂交鳢及其亲本血清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的比较分析. 杨国华,钟山,杨萍,李忠,茅沈丽,邹记兴. 2011

[3]乌鳢、斑鳢及杂交种养殖研究现状. 张新铖,陈昆慈,朱新平. 2011

[4]白斑狗鱼与黑斑狗鱼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霍堂斌,袁美云,马波,蔡林刚,阿达可白克·可尔江,姜作发. 2011

[5]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 赵建,朱新平,陈永乐,刘毅辉,谢刚. 2008

[6]珠江卷口鱼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变异. 赵建,朱新平,陈永乐,刘毅辉,陈焜慈,郑光明. 2007

[7]奥利亚罗非鱼(♀)×鳜(♂)杂交后代的形态. 俞菊华,夏德全,杨弘,贺艳辉,吴婷婷. 2003

[8]一种乌鳢与斑鳢线粒体PCR-RFLP鉴定方法. 董传举,张松皓,陈坤慈,宋迎楠,徐鹏. 2014

[9]斑鳢、乌鳢及其杂种细胞核DNA流式含量分析. 段爱丽,陈昆慈,张新铖,李伟,朱阿莉. 2014

[10]月鳢生物学及繁养殖技术. 吴锐全,卢迈新,肖学铮,黄樟翰,谢骏. 1999

[11]乌鳢、斑鳢及杂交种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张新铖,朱新平,陈昆慈,洪孝友. 2012

[12]乌鳢、斑鳢及其杂交F_1代肌肉营养成分和含肉率的比较分析. 罗青,陈昆慈,赵建,洪效友,朱新平,史燕. 2015

[13]刀鲚和湖鲚种群的形态判别. 程起群,李思发. 2004

[14]鲚属两种群的形态变异及综合判别(英文). 程起群,韩金娣. 2004

[15]池塘养殖斑鳢弹状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罗霞,邓国成,赵长臣,廖国礼,陈昆慈,杨小静. 2013

[16]斑鳢后备亲本体质量与形态性状间的关系分析. 夏威威,刘海洋,欧密,罗青,黄苏静,赵训金,熊炳源,吴国宏,陈昆慈,赵建. 2022

[17]斑鳢叉头框转录因子基因Foxl2的克隆表达及性类固醇激素刺激下的表达响应. 吴燕铎,欧密,高丹丹,陈昆慈,罗青,刘海洋,赵建. 2022

[18]月鳢、斑鳢Cytb基因序列分析与比较. 白俊杰,劳海华,叶星,简清,罗建仁. 2003

[19]斑鳢内脏白点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罗霞,邓国成,廖国礼,杨小静,赵长臣,黄志斌,苏建光. 2012

[20]外来鱼类雀鳝与本地斑鳢功能反应的比较. 徐猛,朱冰涛,杨叶欣,宋红梅,刘超,牟希东.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