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物沥浸污泥EPS的变化规律及对Zeta电位、污泥粒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杰 1 ; 齐建华 2 ; 韩士群 1 ; 周庆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关键词: 生物沥浸;胞外聚合物;Zeta电位;污泥粒径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7 年 33 卷 01 期

页码: 107-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氧化硫硫杆菌生物沥浸提高污泥脱水性能为目的,考察生物沥浸过程中污泥p H值、EPS总量和组成、Zeta电位、粒径等的变化,研究p H值、EPS总量和组成变化对Zeta电位、粒径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沥浸初期污泥EPS_p、EPS_h减少速度较快,随后减速变缓,EPS_py在整个过程中减少速度较慢;p H值、总EPS含量(EPST)、多糖含量(EPS_(py))、蛋白质含量(EPS_p)、腐殖质含量(EPS_h)均对Zeta电位影响显著,EPST、EPS_p、EPS_h与Zeta电位相互关系为非线性关系,污泥Zeta电位降低是H~+的静电中和作用和EPS电荷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Zeta电位、EPST、EPS_h、EPS_p、EPS_(py)均对生物沥浸污泥粒径影响显著,EPST、EPS_h、EPS_p、EPS_(py)与污泥粒径的相互关系为非线性关系。大量H~+的中和作用、EPS电荷的减少、污泥絮体间空间位阻的降低共同促进了污泥絮体颗粒的增大。

  • 相关文献

[1]细菌素-纳米金壳核结构的形成和特性表征. 图尔荪阿依·图尔贡,王帆,葛达娥,努尔古丽·热合曼,刘小莉. 2021

[2]生物淋滤对污泥表面特征及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刘杰,詹琴,张欣宇. 2015

[3]不同载体材料固定Sphingobium sp.PHE3对溶液中菲的降解研究. 尹媛,生弘杰,王紫泉,相雷雷,付玉豪,卞永荣,蒋新,王芳.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