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海南坡地芒果园间作体系水土流失养分损失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易小平 1 ; 唐树梅 2 ; 余雪标 2 ; 漆智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间作;水土流失;养分流失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04 年 18 卷 04 期

页码: 93-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4龄芒果园间作体系前期水土流失研究表明,热带地区坡地芒果园水土流失严重,在试验条件下,果园不同间作生态系统中,芒果+柱花草间作模式的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分别为13747.9m3/hm2,6881.0kg/hm2;芒果+木薯间作模式的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分别为11199.3m3/hm2,5105.6kg/hm2,单作芒果的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分别为10590.5m3/hm2,4440.3kg/hm2,芒果+蕃薯-花生间作模式的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分别为8701.5m3/hm2,3741.3kg/hm2。养分物质损失量大小顺序为有机质>速效钾>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养分流失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 相关文献

[1]橡胶幼龄林下间作菠萝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赵维峰,杨文秀,杨发军,魏长宾,孙光明. 2010

[2]菠萝间作覆盖技术对云南橡胶幼龄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赵维峰,杨文秀,魏长宾,孙光明. 2011

[3]海南雅星林场芒果园间作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初报. 易小平,余雪标,唐树梅. 2003

[4]应用于生态工程恢复技术改进基质的养分流失特性. 高桂娟,李志丹,韩瑞宏,关见留. 2009

[5]应用木屑和复合肥改良生态恢复基质特性. 关见留,高桂娟,李志丹,韩瑞宏. 2009

[6]我国东南丘陵区土壤侵蚀现状及防治对策. 陈勇,王亚丽. 2003

[7]木薯种植地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李静,陈秀龙,毛亚福,冯朝阳,覃新导. 2011

[8]山地栽植槟榔的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对策. 董志国,刘立云. 2008

[9]我国热区耕作性生态农业工程浅析. 张园. 2009

[10]韭菜-番木瓜间作模式对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丽霞,黄大野,何应对,井涛,丁哲利,刘永霞,韩丽娜,吴斌. 2017

[11]对胶园间作木薯的思考及展望. 黄洁,周建国,林世欣,陈运灿,刘芯晓,李学. 2014

[12]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的影响. 钟壹鸣,王志勇,秦晓威,廖丽,张昂,鱼欢,吉训志. 2022

[13]4个无刺菠萝新品种在云南幼龄橡胶林下的间作比较. 杨文秀,赵维峰,邓大华,魏长宾,孙光明. 2014

[14]不同密度槟榔问作对香草兰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王辉,庄辉发,宋应辉,赵青云,朱自慧,王华. 2012

[15]超大宽行桉农间作模式下桉树人工林根系的研究. 王恩群,余雪标,林培群,曹磊,杨怀. 2010

[16]胶园林下间作对玫瑰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袁淑娜,潘剑,黄坚雄,郑定华,涂寒奇,周立军. 2019

[17]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间作肾茶的产量及药材质量. 郑定华,陈俊明,陈苹,周立军. 2019

[18]白藤及益智在加勒比松人工林下的生长适应性研究. 陈俊明,林位夫,谢贵水,杨礼富,安锋,蔡明道,曾宪海. 2007

[19]不同套袋时间和果袋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维峰,张艳芳,刘胜辉,魏长宾,施忠海,邓大华,杨文秀. 2019

[20]木薯/大豆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光合生理特性、产量的影响研究. 闫庆祥,魏云霞,黄洁,李天,徐海强.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