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海南三亚和文昌稻田蜻蜓目成虫群落调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霞 1 ; 谭燕华 1 ; 易小平 2 ; 伍苏然 2 ; 张丽丽 2 ; 郭安平 1 ;

作者机构: 1.海南省南繁生物安全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三亚;文昌;稻田;蜻蜓;种群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1 年 009 期

页码: 2711-27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蜻蜓目(Odonata)昆虫生活在不同的湿地中,越来越多地被用作评估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的生物指标。弄清海南稻田蜻蜓目成虫群落组成和种群发展动态,可以为评价海南稻田环境质量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7年对热带地区三亚市和亚热带地区文昌市的第1季和第2季稻田蜻蜓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蜻蜓群落在海南两季水稻不同生长期都稳定存在,种类有5~15种,数量为每百丛(3.70±0.67)~(14.00±0.57)头。蜻蜓群落多样性指数(H′)为2.007~2.193,均匀性指数(J)为0.786~0.808,优势集中性指数(C)为0.148~0.190。三亚和文昌分别采集到蜻蜓成虫3科15种和2科17种,第2季种类多于第1季,共有物种11种,两季群落相似系数(Cs)为0.701,优势种相似系数(Cs)为0.857。在三亚两季的分蘖期、花期和结实期个体数量有显著差异,而文昌两季不同时期个体数量无显著差异。三亚位于南繁区,杯斑小蟌(Agriocnemis femina)、翠胸黄蟌(Ceriagrion auranticum)和截斑脉蜻(Neurothemis tullia)可能是对南繁稻田环境变化敏感的种类。

  • 相关文献

[1]海南稻田水生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 周霞,谭燕华,伍苏然,杨小亮,唐继宏,霍姗姗,郭安平. 2023

[2]三亚红沙港环境质量评价. 李春强,陈宏,朱白婢,刘志昕,彭明. 2006

[3]湘西油茶树群落中蛇足石杉种群的水平分布格局. 杨伟波,唐源江,黄衡宇,李菁,黎有有. 2009

[4]不同温度下的菠萝洁粉蚧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何衍彪,詹儒林,刘映红,赵艳龙,常金梅. 2018

[5]海南省2个冬青叶马尾藻种群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学研究. 邹潇潇,刘鑫鑫,朱军,林勇,黄惠琴,鲍时翔. 2016

[6]不同温度下丽草蛉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陈泽坦,严珍,陈希用,李余霞,吴瑕,温衍生,徐雪莲. 2017

[7]甲胺磷和乙草胺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及其活性的影响. 邓晓,廖晓兰,唐群锋. 2004

[8]温度对芒果小爪螨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符悦冠,张方平. 2002

[9]水稻免耕直播秸秆覆盖条件下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策略. 徐志军,徐建欣,杨洁. 2018

[10]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土区稻田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李佳,张宇,孙丽英,范长华. 2021

[11]三亚南繁区稻田捕食性天敌研究. 周霞,谢翔,谭燕华,易小平,夏启玉,张丽丽,郭安平. 2020

[12]不同水分条件下椰壳炭施用对稻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邹刚华,赵凤亮,兰雪成,吴天昊.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