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秸秆炭化还田对热带土壤-水稻体系氨挥发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佩聪 1 ; 张鹏 2 ; 单颖 2 ; 邹刚华 2 ; 丁哲利 3 ; 朱治强 1 ; 赵凤亮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水稻秸秆;生物炭;热带土壤-水稻系统;氨挥发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678-6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氨挥发是稻田氮肥的主要损失途径之一。作为改良土壤和提高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优良农艺措施,秸秆炭化还田对氨挥发减排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土柱试验,设置不施氮肥(ON)、单施化肥(CT)、施用生物炭(BI)、生物炭+化肥(CBI)、添加秸秆(ST)、秸秆+化肥(CST)6个处理,研究了水稻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对热带土壤-水稻体系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炭化还田降低了稻田氨挥发排放通量和累积氨挥发量;与CT相比,CBI处理的累积氨挥发量减少了4.1%。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炭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可通过吸附降低田面水中铵态氮(NH+4-N)的浓度。秸秆炭化还田是控制热带水稻种植系统氨挥发、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 相关文献

[1]芒果园间作体系下氨挥发损失的初步研究. 易小平,唐树梅,余雪标. 2001

[2]橡胶林氮肥穴施下的氨挥发和氮淋洗损失. 王大鹏,马照娜,吴敏,韦家少,张先,王桂花,詹杉,茶正早. 2022

[3]不同母质砖红壤中尿素氨挥发差异的研究. 魏玉云,杜春梅,茶正早,罗微,林钊沐,林清火. 2006

[4]砖红壤中氨挥发特征研究初报. 罗微,茶正早,屈明,林清火,林钊沐. 2005

[5]热带人工橡胶林地砖红壤中氨挥发规律的研究. 阮云泽,张茂星,陈鹏,曹建华,彭宗波. 2014

[6]控失尿素对稻田氨挥发、氮素转运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薛欣欣,吴小平,张永发,罗雪华,邹碧霞,王大鹏,王文斌. 2018

[7]氮肥增效剂农用效应的研究. 林昌华,唐群峰,唐树梅,郑良永. 2005

[8]橡胶林下砖红壤不同氮肥处理氨挥发特征. 王大鹏,杜玉赫,罗雪华,王文斌,张永发,薛欣欣,赵春梅,吴小平,茶正早. 2018

[9]蚯蚓粪、生物炭和海泡石对酸性土壤改良和镉铅风险控制的对比研究. 潘攀,刘贝贝,吴琳. 2020

[10]污泥与稻秆共热解对生物炭中碳氮固定的协同作用. 王定美,王跃强,余震,刘静,周顺桂. 2015

[11]海南典型农林废弃物生物炭特性分析. 邹刚华,戴敏洁,赵凤亮,单颖. 2020

[12]共热解法制备方解石/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吸附Pb(II)性能和机制. 王申宛,钟爽,郑丽丽,艾斌凌,校导,郑晓燕,杨旸,盛占武. 2021

[13]生物炭对花岗岩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总碳分布特征的影响. 吴鹏豹,解钰,漆智平,吴蔚东. 2012

[14]生物炭对诺氟沙星在土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 陈淼,唐文浩,葛成军,彭黎旭. 2015

[15]原料和温度对热带农林秸秆生物炭多环芳烃的影响. 邹刚华,戴敏洁,赵凤亮,单颖. 2021

[16]生物炭对香草兰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赵秋芳,马海洋,王辉,王华,赵青云. 2015

[17]生物炭与硝化抑制剂联合施用对热带菜地土壤硝化过程及N2O排放的影响. 朱云飞,张琪,黄一伦,冷有锋,陈淼,范长华,李勤奋. 2021

[18]炭化温度对艾纳香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影波,王康文,庞玉新,王丹,于福来,胡璇,陈晓鹭. 2017

[19]生物炭对王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吴鹏豹,解钰,漆智平,吴蔚东. 2012

[20]不同有机物料对盐碱地改良效果的研究进展. 肖雅寅,蒲子天,张瑞芳,王灿,侯振军,王鑫鑫.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