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丽云 1 ; 李杰 1 ; 陈雄庭 2 ; 张秀娟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非洲菊;组织培养;再生体系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8 年 21 卷 03 期
页码: 779-7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大红花品种花托为外植体,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6-BA、NAA和IBA,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时,MS+6-BA10 mg.L-1+NAA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5.5 g.L-1的效果最佳,培养30 d后转接到MS+6-BA2.0 mg.L-1+NAA1 mg.L-1+AD(硫酸腺嘌呤)5 mg.L-1+蔗糖30 g.L-1+琼脂5.5 g.L-1的培养基上诱导芽的分化。增殖培养以MS+6-BA2.0 mg/L+NAA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5.5 g.L-1为佳。生根培养是以1/2MS+IBA0.2 mg.L-1+蔗糖30 g.L-1+琼脂5.5 g.L-1的培养基最好。
- 相关文献
[1]非洲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黄丽云,陈雄庭. 2006
[2]非洲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杨光穗,谢振宇. 2003
[3]切花非洲菊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成晟,罗福来,钟定业,李智. 2016
[4]巴西蕉高效间接器官发生再生体系研究. 黄通谋,赵辉,彭明,王旭,曾会才. 2010
[5]非洲菊植株再生和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进展. 王颖,陈雄庭. 2006
[6]非洲菊切花冷藏保鲜技术研究. 尹俊梅,王祝年. 2000
[7]非洲菊植株再生和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进展. 王颖,陈雄庭. 2007
[8]2种甜玉米自交系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高玉尧,许文天,胡小文,徐磊,刘洋. 2020
[9]木薯的再生体系和基因转化方法. 康冬鸽,李瑞梅,胡新文,郭建春. 2009
[10]秋石斛原球茎途径再生体系的建立. 陆顺教,易双双,冷青云,尹俊梅. 2017
[11]卡瓦胡椒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明芳,郑学勤. 2012
[12]西瓜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艾呈祥,刘志昕. 2004
[13]铁皮石斛高效再生体系研究与应用. 徐雪荣,姚全胜,雷新涛,罗冠勇,王树昌. 2009
[14]化州橘红成年态茎段再生体系研究初报. 洪磊,李凯,陈亚鸿,陈雄庭. 2009
[15]H.11648麻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吕玲玲,易克贤,徐雪荣. 2006
[16]橡胶草根部离体培养诱导植株的研究. 贾瑞,吴坤鑫,王颖,贾贤,陈雄庭. 2015
[17]火龙果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陈华蕊,盖江涛,何书强,冯振翠,陈业渊. 2023
[18]文心兰高效再生体系研究. 赵丽,田维敏. 2008
[19]直接诱导不定芽的矮牵牛再生体系的建立. 陶妹英,贾彩红,徐碧玉,金志强. 2006
[20]泽林考兰薄层细胞的再生体系. 邓小果,李贵雨.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南槟榔种苗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作者:黄丽云;朱辉;刘立云;周焕起;刘帆
关键词:海南;槟榔;种苗;产业;建议
-
新形势下海南槟榔产业发展SWOT分析
作者:陈君;刘立云;黄丽云;周焕起;王恩群;陈红漫
关键词:槟榔;产业;SWOT分析;海南
-
基于重测序的槟榔InDel标记开发及应用
作者:齐兰;杨耀东;黄丽云;杨玉娟;尹永梅
关键词:槟榔;基因组重测序;InDel标记;遗传多样性
-
利用GC-IMS分析两个槟榔种质雌花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
作者:刘帆;阚金涛;张玉锋;齐兰;周焕起;黄丽云
关键词:槟榔;挥发性风味物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醇
-
广东省槟榔种植现状及产业发展思考
作者:刘帆;刘立云;周焕起;黄丽云
关键词:槟榔;广东;种植;产业
-
多重PCR快速检测槟榔黄化植原体和槟榔隐症病毒1体系的建立
作者:彭春霖;黄丽云;朱辉;魏红宇;郑馨;赵正武;刘立云
关键词:槟榔黄化病;植原体;APV1;多重PCR;新方法
-
槟榔体胚发生途径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作者:李志瑛;张大鹏;石鹏;于群;黄丽云;王永
关键词:槟榔;组织培养;愈伤组织;体胚发生;组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