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侯荷亭 1 ; 侯旭东 1 ; 何策熙 2 ; 牛天堂 3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高粱;恢复系;晋粱5号;晋辐1号;选育;利用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4-1113/S
年卷期: 2000 年 28 卷 02 期
页码: 27-2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对晋粱 5号和晋辐 1号选育经验和遗传系谱的剖析 ,找出了晋粱 5号和晋辐 1号的亲缘关系及组配杂种优势大、适应性广的原因。进一步讨论了不育系和恢复系遗传基础扩大问题。
- 相关文献
[1]高粱恢复系黑恢1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柳青山,李团银,侯爱斌,纽晓笑,黄毓红. 2002
[2]高粱恢复系晋粱5号的选育及其系谱分析. 牛天堂,侯荷亭. 1990
[3]43份高粱恢复系农艺性状鉴定及评价. 赵文博,柳青山,张一中,范昕琦,周福平,张晓娟,杨慧勇,梁笃,郭琦. 2017
[4]高粱骨干恢复系体细胞变异系的筛选与应用. 王良群,王呈祥,白志良,郑丽萍,赵威军. 2004
[5]高粱主干恢复系主要农艺经济性状配合力分析. 吕鑫,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李慧明. 2010
[6]高粱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 程庆军,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王立新. 2001
[7]新选高梁亲本系的配合力分析. 闫凤霞,梁笃,段冰,郭琦,张晓英,李团银. 2011
[8]新选高粱亲本系的配合力分析. 闫凤霞,梁笃,段冰,郭琦,张晓英,李团银. 2011
[9]高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侯荷亭,壮志宏,赵根弟. 1995
[10]高粱—苏丹草杂交草的研究与利用. 王和平,张福耀,程庆军,平俊爱,杜志宏,郭玉兰,王晋中. 2000
[11]高粱育种中利用A_3类型CMS的探讨. 景小兰,董良利. 2008
[12]高淀粉高粱种质筛选及其研究利用. 程庆军,张福耀,赵威军,常玉卉,田承华,高海燕,高鹏,张桂香. 2010
[13]高粱A_3类型CMS利用的探讨. 董良利,景小兰. 2006
[14]棉花新恢复系64R的选育及遗传研究. 潘转霞,朱永红,夏芝,刘巷禄,赵俊侠,石跃进. 2014
[15]抗旱耐盐碱食用向日葵恢复系的选育及应用. 张捷,杨新元,贾爱红,张学武,王鹏东. 2015
[16]黑糯玉米新品种——晋糯10号的选育与利用. 董立红,陈永欣,翟广谦,陈琳,李文和,阮福林. 2014
[17]优质黑糯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的选育与利用. 董立红,陈永欣,韩永明,翟广谦,陈琳,李文和,阮福林. 2009
[18]早熟玉米杂种优势模式的探究与利用. 邢宝龙,李育才,李洪,杨志斌. 2009
[19]澡东乌麦的选育与利用研究. 王秋叶,郭志远. 1997
[20]适宜机械化生产酿造高粱汾酒粱1号的选育. 詹鹏杰,张福耀,王瑞,于纪珍,李燕.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形势下山西省玉米生产现状及产业升级的必要性探析
作者:袁斌;郭建文;权彪;侯旭东;马涌
关键词:玉米;生产现状;产业升级;必要性;山西省
-
青贮玉米无公害高产种植研究
作者:郭建文;马涌;侯旭东;袁斌
关键词:高产种植;种植技术;青贮玉米
-
糯玉米合理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作者:阎昊;郭建文;马涌;袁斌;侯旭东;李春艳
关键词:糯玉米;种植密度;经济效益
-
新形势下山西省特用玉米发展趋势的思考
作者:马涌;郭建文;阎昊;袁斌;侯旭东
关键词:新形势;山西;特用玉米
-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指标的影响
作者:马涌;郭建文;袁斌;侯旭东
关键词:玉米;密度;耦合度;农艺指标
-
单倍体玉米不同方式加倍后的散粉率与结实率
作者:刘海;郭建文;郑娟;马涌;侯旭东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秋水仙素;散粉率;结实率
-
发展优势经济作物 开拓山西省农业第三支柱产业
作者:田良才;李晋川;牛天堂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