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1959–2011年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食物网结构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波 1 ; 吴强 2 ; 金显仕 3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2.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莱州湾;渔业资源;食物网;营养级;年间变化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5 年 22 卷 02 期

页码: 278-2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1959–2011年莱州湾渔业资源摄食习性、营养级的分析,构建了莱州湾生态系统简化食物网。结果表明,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食物网经历了"以鱼食性种类为主的食物网—以浮游动物食性种类为主的食物网—以浮游动物食性种类和底栖动物食性种类为主,但浮游动物食性种类占比大于底栖动物食性种类的食物网—以浮游动物食性种类和底栖动物食性种类为主,但底栖动物食性种类占比大于浮游动物食性种类的食物网—以底栖生物食性种类为主的食物网"5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中低营养阶层生物替代高营养阶层生物成为莱州湾生态系统食物网的顶级捕食者,食物链越来越短,食物网通过碎屑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成为食物网能流的主体。在1959–2011年,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平均营养级从4.4下降到3.4,平均以每10年0.19的速度下降,高于整个渤海生态系统的下降速度;种类组成的变化、个体小型化,以及摄食食物种类的变化是引起莱州湾生态系统营养级波动的主要原因。

  • 相关文献

[1]鱼类食性和食物网研究评述. 薛莹,金显仕. 2003

[2]应用稳定性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研究长江中游干流主要鱼类的营养级. 巴家文,邓华堂,段辛斌,刘绍平,李云. 2015

[3]万山群岛秋季鱼类营养级及营养生态位研究. 石娟,李纯厚,王腾,赵金发,宋晓宇,王春伶,刘永,吴鹏. 2023

[4]柘林湾海洋牧场不同功能区食物网结构. 林会洁,秦传新,黎小国,陈丕茂,莫宝霖,马欢,郑忠明. 2018

[5]长江口水生动物食物网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徐超,王思凯,赵峰,杨刚,庄平. 2019

[6]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象山港海洋牧场区食物网基础与营养级的研究. 魏虎进,朱小明,纪雅宁,姜亚洲,林楠,王云龙. 2013

[7]莱州湾鱼类群落的关键种. 杨涛,单秀娟,金显仕,陈云龙,吴强,刘文辉. 2016

[8]EwE模型在评价渔业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黄孝锋,邴旭文,张宪中. 2011

[9]基于渔获物统计的中国近海鱼类营养级结构变换及其与捕捞作业的关系. 李继龙,曹坤,丁放,杨文波,沈公铭,李应仁. 2017

[10]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的渔业资源调控效果. 车轩,李新丰,陈晓龙,刘兴国,朱浩,王小冬. 2022

[11]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金显仕,邓景耀. 2000

[12]黄河入海泥沙年际通量对莱州湾渔业资源结构的影响. 杨尧尧,李秀启,金显仕,王俊,李忠义. 2015

[13]莱州湾春季渔业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的年间变化. 金显仕,邓景耀. 1999

[14]南黄海浮游动物主要种类数量分布年间比较. 陈峻峰,左涛,王秀霞. 2013

[15]黄、渤海渔业生物平均营养级的长期变动. 吴佳颖,薛莹,刘笑笑,任一平,万荣. 2017

[16]长江口邻近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变动趋势. 徐兆礼. 2005

[17]春、夏季长江口邻近水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生态特征. 徐兆礼,沈新强,马胜伟. 2005

[18]长江口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年间变化. 徐兆礼,沈新强. 2005

[19]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大亚湾紫海胆食性分析. MO Bao-lin,莫宝霖,QIN Chuan-xin,秦传新,CHEN Pi-mao,陈丕茂,YUAN Hua-rong,袁华荣,FENG Xue,黎小国,TONG Fei. 2017

[20]珠江河网典型段基础碳源对水生动物的贡献. 曾艳艺,杨婉玲,李海燕,彭松耀,赖子尼.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