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苹果四臂采摘机器人系统设计与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青春 1 ; 赵春江 1 ; 李涛 1 ; 陈立平 1 ; 郭鑫 1 ; 谢丰 1 ; 熊子聪 1 ; 陈凯文 1 ; 刘城 1 ; 严童杰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智能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苹果;多任务网络;多臂协同;应用试验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13 期

页码: 25-3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鲜食苹果智能化高效采收需要,该研究设计了四臂并行采摘的"采-收-运"一体式机器人系统,以代替人工采收作业.以中国矮砧密植高纺锤果树为对象,根据树冠内果实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四臂并行采摘执行部件的作业方式;建立了基于多任务深度卷积网络的果实可见区域识别模型,实现受遮挡果实离散区域语义分割及其归属关系的端到端判别;在此基础上,根据果实表面局部点云信息对其质心进行空间定位;提出了基于时间最优的四臂协同采摘任务规划方法,以实现机械臂对树冠内不同区域的高效遍历.最后在采摘机器人关键部件集成的基础上,在矮砧密植标准果园进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对树冠内可见果实的识别率为 92.94%,被识别果实中定位精度满足机器人采摘操作要求的比例为 90.27%;机器人平均采摘效率为 7.12 s/果,其中四臂协同采摘效率约为单臂采摘效率的 1.96倍;对可见果实采摘成功率为 82.00%,对树冠内全部果实的采收率为 74.56%,枝叶遮挡干涉是造成采摘失败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可为鲜果智能化采摘模式的探索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 相关文献

[1]植物组培继代培养机器人研究进展与展望. 孙刚,郑文刚,乔晓军,姜凯,郭瑞,杨丽. 2010

[2]用于室外移动机器人实时自主导航的2.5维角度势场法. 邱权,韩建达. 2011

[3]温室轨道施药机器人系统设计. 李良,张文爱,冯青春,王秀. 2016

[4]菠萝采摘机械手的设计与试验(英文). 王海峰,李斌,刘广玉,徐丽明. 2012

[5]基于线结构光视觉的穴盘苗外形参数在线测量系统研制及试验. 冯青春,刘新南,姜凯,范鹏飞,王秀. 2013

[6]温室自动化与机器人的应用. 贾士伟,李军民,邱权,唐慧娟. 2015

[7]植物组培继代培养机器人研究进展与展望. 孙刚,郑文刚,乔晓军,姜凯,郭瑞,杨丽. 2010

[8]基于激光测距仪的温室机器人道路边缘检测与路径导航. 贾士伟,李军民,邱权,唐慧娟. 2015

[9]花卉幼苗自动移栽机关键部件设计与试验. 冯青春,王秀,姜凯,周建军,张睿,马伟. 2013

[10]蔬菜嫁接机器人研制与试验. 姜凯,郑文刚,张骞,郭瑞,冯青春. 2012

[11]基于视觉伺服的樱桃番茄果串对靶测量方法. 冯青春,赵春江,王晓楠,王秀,贡亮,刘成良. 2015

[12]矮化密植果园多臂采摘机器人任务规划. 李涛,邱权,赵春江,谢丰. 2021

[13]北京市设施农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及策略. 张云鹤,温靖,林森,沈剑波,师翊. 2023

[14]基于级联视觉检测的樱桃番茄自动采收系统设计与试验. 李兴旭,陈雯柏,王一群,杨顺,吴华瑞,赵春江. 2023

[15]玉米除草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设计与试验. 赖汉荣,张亚伟,张宾,尹彦鑫,刘宇航,董雨航. 2023

[16]苹果2/4根域有机肥改良对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松忠,魏钦平,张强,王小伟. 2011

[17]不同土壤质地对苹果幼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邹养军,李嘉瑞,魏钦平,秦玲,高照全,王小伟. 2004

[18]有机肥改良水平对苹果土壤养分和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魏钦平. 2012

[19]自适应蚁群优化算法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选择方法. 郭志明,黄文倩,彭彦昆,王秀,汤修映. 2014

[20]用稳态空间分辨光谱技术检测农产品光学参数的研究及应用. 刘志存,王忠义,黄岚,徐志龙,侯瑞锋,王成,乔晓军.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