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套种不同绿肥作物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若楠 1 ; 张睿 1 ; 赵海滨 1 ; 金慧 1 ; 张举梅 1 ; 杨学 1 ; 高嫱 2 ; 常单娜 3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

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绿肥;土壤改良;玉米;套种;土壤养分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25-32

摘要: 为筛选出适宜在黑龙江省种植的玉米套种效果好的绿肥资源,于2023年在黑龙江省海伦市,选用红小豆(Vigna angularis)、豌豆(Pisum sativum L.)、大豆[Glycine max(L.) Merr.]、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和油用萝卜(Raphanus sativus var.raphanistroides)6种绿肥与玉米进行套种,探明套种模式下土壤当季速效养分及地上部生物产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种植绿肥作物可促进后茬作物玉米的生长,并对土壤养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不同绿肥作物套种玉米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均有差异。毛叶苕子套种玉米处理为最优组合,其地上鲜重为37 234.57 kg·hm-2,地上干重为5 219.85 kg·hm-2,玉米籽粒产量为10 461.54 kg·hm-2,较对照增产3.03%,经济效益为10 424.00元·hm-2,较对照增收0.70%;豌豆套种玉米处理对土壤(0~20 cm)质量改善最明显,其有机质、全氮、全钾、pH、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为58.60 g·kg-1、0.25%、2.55%、6.42、223.30 mg·kg-1、45.00 mg·kg-1和251.00 mg·kg-1,较对照分别增加11%、9%、2%、3%、1%、78%和15%。

  • 相关文献

[1]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盖志佳,吴嘉彧,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陈磊,吴俊江. 2019

[2]双城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玉米分区施肥技术研究. 冷玲,刘双全,魏颖. 2007

[3]碳酸盐黑钙土改良培肥技术研究. 王晓军,于凤芝,高同彬,周光明,杨思平,周高飞. 2010

[4]连续施用生物炭对黑土基础理化性质的影响. 王冲,王玉峰,谷学佳,李建东,王一丁,张庆忠. 2018

[5]心土间隔混层技术改善白浆土理化性质提高大豆产量. 朱宝国,张春峰,贾会彬,孟庆英,王囡囡,匡恩俊,张立波,高雪冬,王庆胜,刘俊刚,王宇先. 2019

[6]蚯蚓粪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大伟,陈井生,王芳,张艳菊. 2019

[7]秸秆心土混合犁改良白浆土效果. 朱宝国,张春峰,贾会彬,王囡囡,孟庆英,匡恩俊,王秋菊,高中超,刘峰,张立波,高雪冬. 2017

[8]盐碱地营造沙棘技术研究. 宋德禄. 2002

[9]白浆土某些理化特性与改良的研究. 贾会彬,刘峰,赵德林,张春峰,王志泰. 1997

[10]白浆土改良技术对黑土生态修复的促进机制研究. 郭兵. 2024

[11]日本北海道优良食味米生产理论与技术. 辛爱华,赵镛洛,张云江. 2005

[12]三段式心土混层犁及其改良白浆土效果的研究. 刘峰,张玉龙,贾会彬,张洪权,张春峰,杨树纯,何宁,新家宪,工藤正义,河部弘道. 2001

[13]秸秆粉碎技术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的提升机理. 王海礁,谢洪昌,王晨平,王红元,王德明. 2024

[14]施用腐植酸改良大庆苏打盐碱土的效应. 顾鑫,任翠梅,王丽娜,杨丽,张宏宇,刘冰,孙兴荣,徐慧春,赵践韬. 2021

[15]EM菌对连作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网棚土壤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毛彦芝,刘玲玲,孟兆华,王志昆,张青,付春江,洪林,刘喜才,牛若超,杨耿斌. 2014

[16]大庆市温室葡萄-草莓套种高效栽培模式. 胡禧熙,鲁会玲,王迪,肖丽珍,覃杨,杜志强,李志学,徐慧春,张宏宇,张国庆. 2019

[17]北方温室大棚大球盖菇与瓜菜周年栽培技术. 谷维,张荣芳,张浩,刘江,苏雅迪,王丙锋,郑铁军,赵敏杰,王朝文,张俐俐. 2021

[18]亚麻田套种牧草养鹅-"麻-草-禽"高效种养模式及配套技术. 孙中义,孙哲禹,何鑫淼,王文涛,姜卫东,黄文功,袁红梅,张树权,康庆华,刘娣. 2021

[19]玉米地套种大球盖菇、粮立体栽培技术. 唐铭. 2017

[20]寒地糯玉米与生料栽培平菇套种技术研究. 吕晓丽.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