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阳春 1 ; 张振华 2 ; 赵学勇 2 ; 连杰 2 ; 童非 2 ; 张娜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土壤总碳;空间异质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294-13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河套永济灌域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TOC)和总碳(TC)的空间异质性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TOC平均含量为6.96 g/kg,TC平均含量为21.06 g/kg,TOC占TC的33.05%,二者之间线性回归方程为:YTC=13.169xTOC+1.252(F=142.846,P<0.001)。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TOC含量差异非常显著(F=13.136,P<0.001),林地和农田中TOC含量显著高于荒地(P<0.05)。TOC和TC的半方差拟合结果分别为高斯模型和球型模型,空间相关度分别为16.73%和0,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TOC和TC含量在空间上呈斑块状分布,以永济干渠为中心向两边对称增高。虽然土壤受到施肥、灌溉等农业管理小尺度因素的影响,造成土壤TOC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含量差异显著,然而却未达到破坏其原有空间格局的程度,TOC和TC的空间变异均由土壤母质、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引起,可能与海拔、地形起伏等因素引起的太阳辐射、降水格局及植被覆盖等差异有关。
- 相关文献
[1]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的可见近红外高光谱反演. 薛利红,周鼎浩,李颖,杨林章. 2014
[2]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牛昱涵,施曼,王心怡,李江叶,张维国,陈金林,高岩,梁永超. 2019
[3]苏南某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农田土壤的多氯联苯污染现状分析. 孙灵湘,毛健,刘腾飞,杨代凤. 2019
[4]农牧交错带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菌群数量及剖面分布特征. 甄莉娜,王康,杨俊霞,张英俊. 2012
[5]碳管理:盐土治理的一种新思路. 崔士友,张蛟蛟. 2015
[6]接种蚯蚓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有机碳赋存的影响. 于建光,胡锋,李辉信,王前进,王同. 2010
[7]秸秆发酵还田提升土壤腐殖质含量与品质. 范如芹,周运来,李赟,卢信,刘丽珠,张振华. 2019
[8]生物质炭配施蚯蚓粪提升土壤有机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董林林,何建桥,陆长婴,施林林,周新伟,陶玥玥,王海候,沈明星. 2021
[9]长期不同施肥对潮土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魏猛,唐忠厚,张爱君,赵鹏,尚晓阳,冯腾腾. 2020
[10]长期免耕及常规耕作对土壤胡敏酸含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范如芹,罗佳,严少华,杨学明,张振华. 2015
[11]不同土壤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短期影响. 杨敏芳,朱利群,韩新忠,顾克军,胡乃娟,卞新民.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产稳产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徐麦44
作者:张会云;刘东涛;王静;马红勃;刘静;刘立伟;易媛;朱雪成;冯国华;张娜
关键词:
-
农业科研单位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作者:印莉;师蔚群;张振华;李成蹊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廉洁文化;路径探索;从严治党
-
施氮对田菁翻压还田滩涂盐渍土碳氮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邢锦城;洪立洲;朱小梅;刘冲;董静;王建红;韩建均;张振华
关键词:氮肥用量;田菁;翻压还田;土壤理化性状;盐渍土
-
江苏淮北地区小麦穗发芽抗性鉴定及其等位基因检测
作者:朱雪成;马红勃;张娜;刘静;王静;冯国华;张会云;易媛;刘立伟;刘浩;刘东涛
关键词:小麦;穗发芽;分子标记
-
盐地碱蓬营养成分及有害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作者:刘园;董静;刘冲;张振华;洪立洲;贺亭亭;陈环宇;邢锦城
关键词:盐地碱蓬;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矿质元素;重金属
-
创新驱动农业转型发展的内在机理与战略取向-以江苏为例
作者:刘晓光;张浩男;邹治;张振华
关键词:创新驱动;农业;转型发展;战略
-
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迁移特征及生态危害研究进展
作者:邢锦城;何苏南;洪立洲;刘冲;董静;朱小梅;陈环宇;王凯;郁凯;孙果丽;张振华
关键词:微塑料;水环境;来源;迁移;生态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