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6个饲用玉米品种在陇东的引种表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发明 1 ; 潘晓荣 2 ; 窦晓丽 1 ; 郝生燕 1 ; 王国栋 1 ; 顾娴 1 ; 魏丽霞 3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2.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

关键词: 饲用玉米;产量;农艺性状;青贮品质;适应性比较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19 年 006 期

页码: 33-37

摘要: 在镇原县对引进的6个饲用玉米品种从全株产量、 农艺性状、 青贮后营养品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饲用玉米品种金岭1630全株产量最高,可达23.1 t/hm2,农艺性状优良,青贮后粗蛋白含量74.1 g/kg、 粗脂肪含量19.5 g/kg、 初水分含量700.3 g/kg,营养品质较高,综合表现优于其余品种,可作为陇东区域种植的首选饲用玉米品种.

  • 相关文献

[1]半干旱区立式深旋耕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饲用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尹嘉德. 2021

[2]旱地立式深旋耕方式下有机肥替代对饲用玉米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0

[3]耕作和施肥方式对土壤水分及饲用玉米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张绪成,侯慧芝,于显枫,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1

[4]甘肃河西灌区饲用玉米全膜覆土高产节水栽培技术. 王国栋,刘陇生,贺春贵,葛玉彬,何振富,郝生燕. 2015

[5]西北旱区16个饲用玉米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郝生燕,王国栋,何振富,顾娴,潘发明,邹凤轩,窦晓利,贺春贵. 2019

[6]10个饲用玉米品种在甘肃中部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王国栋,郝生燕,顾娴,邹凤轩,杨发荣,黄杰,何振富,魏玉明. 2022

[7]甘肃中部高寒区5个饲用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测定分析. 王国栋,杨发荣,顾娴,潘发明,邹凤轩,黄杰,何振富,贺春贵. 2021

[8]4个饲用玉米品种在甘肃三个不同地方的产量及品质分析. 郝生燕,王国栋,窦晓利,刘陇生,顾娴,潘发明,何振富. 2018

[9]不同青贮添加剂对小黑麦和黑麦的营养品质及青贮品质的影响. 代寒凌,田新会,杜文华,吴建平. 2018

[10]甘肃省高寒牧区不同刈割期小黑麦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青贮品质研究. 代寒凌,田新会,杜文华,吴建平. 2018

[11]兰州市旱作区马铃薯品种(系)比较试验. 王平,郭小俊,谢成俊,陈娟,王国宇,胡建萍. 2019

[12]敦煌绿洲区覆膜补灌对谷子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天鹏,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张磊,许岩,杨天育. 2017

[13]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甘肃省不同生态区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彦军,王兴荣,李玥,李永生,李峰,苟作旺,张恺东,祁旭升. 2021

[14]播期对旱作区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立明,杨如萍,陈光荣,张国宏. 2019

[15]冷凉灌区马铃薯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平,谢成俊,孙振荣,陈娟,王镭,彭文静. 2023

[16]四个糜子主栽品种在甘肃会宁的适宜播期分析. 任瑞玉,何继红,董孔军,张磊,刘天鹏,杨天育. 2019

[17]玉米杂交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刘忠祥,寇思荣,何海军,王晓娟,周玉乾,李志明,杨彦忠. 2011

[18]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毅,庞进平,董云,靳丰蔚,徐一涌. 2011

[19]干旱胁迫对彩色棉花农艺、品质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玉梁,石有太,罗俊杰,李忠旺,厚毅清,王蒂. 2013

[20]河西走廊栽培菘蓝农艺性状、药材产量和质量对播期的响应. 王恩军,韩多红,蔡子平,张勇,张芬琴,陈垣.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