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枸杞光合特性评价及高光效指标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昕孺 1 ; 王玉静 1 ; 李妍颖 1 ; 张波 1 ; 黄婷 1 ; 尹跃 1 ; 段淋渊 1 ; 秦垦 1 ; 戴国礼 1 ;

作者机构: 1.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枸杞;高光效;筛选指标;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22 年 31 卷 007 期

页码: 893-9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枸杞种质的光合特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高光效种质,为枸杞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田试验,连续2 a对76份枸杞种质材料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片物理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枸杞种质的光合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合理的高光效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枸杞种质间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叶面积、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气孔导度、叶鲜质量、叶干质量、比叶重、叶面积的变异系数大,为46.3%~57.6%,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率的变异系数小,在10.9%~27.4%.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88%,具有代表性,筛选出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面积、叶鲜质量、比叶重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权重值依次为蒸腾速率>比叶重>叶鲜质量>气孔导度>叶面积>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通过聚类分析将76份材料划分为3种类型,低光效型6个,中等光效型51个,高光效型19个.利用判别分析对聚类结果重新进行分类,只有1个材料被误判,总误判率为1.32%,判对的概率为98.68%,分类结果可靠,可为后续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

  • 相关文献

[1]不同果色枸杞鲜果品质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赵建华,述小英,李浩霞,郑慧文,尹跃,安巍,王亚军. 2017

[2]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不同产区及品种枸杞果实多元化质量评价. 王丹青,田英,何军,秦垦,焦恩宁. 2024

[3]宁夏中部干旱带玉米高产、高光效生产存在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关雅静,张茜,李新,孔德杰. 2024

[4]枸杞GAP与科技示范园. 安巍,焦恩宁,石志刚,李云翔,李润淮. 2004

[5]枸杞同源四倍体诱导新方法研究. 李健,王锦秀,王立英. 1999

[6]枸杞蓟马垂直活动习性的初步研究. 李锋,刘春光,马建国,余建平,孙海霞. 2010

[7]提升枸杞产品质量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探讨. 姜文胜,李建国. 2012

[8]枸杞果实中吡唑醚菌酯检测方法研究. NIU Yan,牛艳,陈翔,杨静,吴燕,季莉,田海军. 2017

[9]枸杞原生质体培养及高效成株体系的建立. 曹有龙,许兴,宋玉霞,曲玲,罗青. 2001

[10]转基因枸杞研究中的问题探讨. 曲玲,吴博,曹有龙,罗青. 2001

[11]外源甜菜碱对盐胁迫枸杞生长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惠红霞,许兴,李前荣. 2004

[12]有机磷农药在枸杞干果中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苟金萍,张艳,程淑华,王晓菁. 2004

[13]枸杞6、7月果多糖含量差异性分析. 马海财,刘生祥,叶立勤. 2007

[14]枸杞4大病虫害的遥感近地高光谱特征. 马菁,张学俭. 2016

[15]枸杞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苟金萍,宋奎奇. 2005

[16]枸杞花药培养体系优化. 钱春艳,曹有龙,段安安,周军. 2010

[17]壳聚糖涂膜对枸杞低温贮藏效果的影响. 李树萍,曹有龙,王俊,米海莉,王淑艳. 2011

[18]22份枸杞属种质的RAPD分析. 张波,李敦,戴国礼,曹有龙,赵建华. 2012

[19]枸杞雌、雄配子DNA含量与细胞周期变化的初步研究. 邓桦,宋玉霞,秦肯,田惠桥. 2012

[20]鲜干两用枸杞新品种‘宁杞5号’. 秦垦,戴国礼,刘元恒,唐慧锋,焦恩宁,李瑞鹏,何军,闫亚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