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芦笋茎枯病侵染循环及其发病条件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匡开源 1 ; 史士英 1 ; 夏其明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侵染循环;发病条件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1989 年 15 卷 01 期

页码: 5-6

摘要: 芦笋(石刁柏)茎枯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内越冬。上海地区该病4月上旬开始发生,平均温度在15.1℃时,潜育期为7—10天,多数5—10天内能形成繁殖器官,以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早期形成的分生孢子器能越夏,再作秋季的侵染源。该病多发生于梅雨和秋雨季节,平均气温19.8—28.6℃时为发病盛期。连续降雨或台风暴雨能加剧病害的流行;嫩茎生长期,肥料配比和用量以及土壤湿度等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和消长。

  • 相关文献

[1]芦笋茎枯病拮抗菌KJ-1的筛选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周德平,吴淑杭,褚长彬,刘芳芳,范洁群,姜震方.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