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钾量对甘薯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齐鹤鹏 1 ; 安霞 2 ; 刘源 1 ; 朱国鹏 1 ; 汪吉东 2 ; 张永春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

2.农业部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甘薯;施钾量;吸收;利用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01 期

页码: 84-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施钾量对不同主栽甘薯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及钾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以3种甘薯品种为材料,田间设置不同施钾水平试验。结果显示,各甘薯品种产量均随施钾量上升而提高,增施钾肥对甘薯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小于根系,施钾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甘薯数量的增加,单薯质量则次之;甘薯茎、叶钾含量高于薯块,且增施钾显著提高甘薯茎叶和薯块的含钾量。甘薯品种间钾的吸收及利用对施钾的响应不同,相对高效的徐薯22钾素主要积累在根部,宁薯192及浙紫1号则相反。甘薯钾利用效率与植株钾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产量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增施钾肥可以提高甘薯产量,其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单株结薯数;甘薯含钾量对施钾的响应主要体现在根部,甘薯品种间钾利用效率主要受植株钾浓度的影响。

  • 相关文献

[1]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施钾对甘薯钾吸收利用规律的影响. 齐鹤鹏,朱国鹏,汪吉东,张永春. 2015

[2]钾对不同类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强盛,甄若宏,丁艳锋,朱艳,王绍华,曹卫星. 2009

[3]钾肥不同用量对大蒜干重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陆信娟,杨峰,樊继德. 2017

[4]氮钾肥用量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米质性状及淀粉黏滞谱特征的影响. 王子臣,张岳芳,周炜,陈留根,郭文善,郑建初. 2011

[5]微贮稻草与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山羊的效果对比. 刘泉,鲁群,花卫华,刘照亭. 2015

[6]酶制剂提高鸡对大麦利用率的研究. 刘梅,戴亚斌,陈应江,陶红. 2001

[7]棉花钾素吸收利用效率与产量的关系. 蔡立旺,陈源,王永慧,陈建平,张祥,陈德华. 2014

[8]不同施肥模式对冬瓜氮素利用及菜地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陈留根,王子臣,邱丹,堵燕钰. 2016

[9]稻麦轮作制中秸秆钾与化肥钾利用的研究. 曹荣祥,王志明,童晓利,李刚华,赵荷娟,张海军. 2000

[10]提高化肥利用率 发展低碳农业. 邵建华,沈静,陈绍荣,杨树祥,朱树丽,施红贵. 2012

[11]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途径及其社会效益. 邵建华,高芝祥,韩永圣. 2003

[12]基于污染控制的小麦品种氮磷钾吸收与移除特征研究. 盛婧,张鹏,孙国锋,王鑫. 2015

[13]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氮吸收特征与农田归还率研究. 盛婧,孙国峰,吴纪中,周炜,王鑫. 2015

[14]NaCl胁迫下作物对离子的吸收及分配. 朱小梅,洪立洲,王茂文,丁海荣,刘冲,吴家旺. 2010

[15]胶束化对Caco-2上皮细胞叶黄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陈叶,戴竹青,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郁志芳. 2019

[16]低铅污染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铅的响应. 陈志德,仲维功,杨杰,王才林,王军,张永春,周益军. 2007

[17]不同水稻品种在Cd、As和Hg胁迫下的吸收积累特性. 陈志德,仲维功,杨杰,王才林,王军,张永春. 2008

[18]类胡萝卜素肠道吸收与代谢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师恩娟,李智娴,戴竹青,李大婧,张钟元,徐亚元,冯蕾,聂梅梅,周存山. 2023

[19]水稻和小麦累积镉和砷的机制与阻控对策. 史高玲,周东美,余向阳,娄来清,童非,樊广萍,刘丽珠,高岩. 2021

[20]^15N尿素在兔体内消化吸收及利用机理研究:Ⅰ.兔对^15N尿素利 …. 高家骅,周维仁.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