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东海水螅水母类生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兆礼 1 ; 张金标 2 ; 王云龙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水螅水母类;生态学;东海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03 年 27 卷 S1 期

页码: 92-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调查资料,对东海水螅水母类种类组成及优势种、数量分布、生态类群等作了探讨。结果表明:鉴定到种的水螅水母类有61种,其中侧管水母(Dipleurosomapacificum)、四十字盘水母(Staurodiscustetrastaurus)、无手斜球水母(Hybocodonatentaculatus)和两手拟触丝水母(Paraloveniabitentaculata)等4种是国内首次记录;热带假帽水母(Pseudotiaratropica)、多手毒水母(Toxorchispolynema)和高华丽水母(Aglanthaelata)等3种为东海首次记录。大洋性种有15种,其总N/O值为3.07,外海性种类略强于近海性。半口壮丽水母(Aglaurahemistoma)占绝对优势(64.1%),其分布往往与暖流消长有关。本区水螅水母类可分为近岸广温性、近岸暖水性、外海广温性和大洋暖水性等生态类群;近岸广温类群的种类最多(66%),大洋广温类群丰度较高;它们的演替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不同水系的变化。

  • 相关文献

[1]黄海南部及东海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研究Ⅳ.拟哲水蚤属. 高露姣,杨元利,李丁成,陈亚瞿. 2003

[2]东海管水母类生态研究. 徐兆礼,张金标,蒋玫. 2003

[3]2003~2005年大亚湾水螅水母类生态研究. 廖秀丽,李纯厚,杜飞雁,林钦,贾晓平. 2006

[4]2003~2005年大亚湾水螅水母类生态研究. 廖秀丽,李纯厚,杜飞雁,林钦,贾晓平. 2005

[5]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贾晓平,李纯厚. 2002

[6]东海蛇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 胡芬,李圣法,李建生. 2002

[7]东海近海春季赤潮发生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徐兆礼,陈亚瞿. 2003

[8]东海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的研究Ⅰ.种类分布与多样度. 徐兆礼,陈亚瞿,韩金娣,王云龙,袁骐,蒋玫. 2002

[9]渔业配额管理的实现方法及东海鲐鱼总许可捕捞量(TAC)的初步探讨. 陈卫忠,胡芬. 2002

[10]珠江口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黄洪辉,林燕棠,李纯厚,林钦,蔡文贵,高东阳,贾晓平. 2002

[11]网箱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高勤峰,张恭,董双林. 2019

[12]中国海洋浮游介形类研究进展. 赵汉取,贾晓平,李纯厚,王学锋. 2005

[13]濒危名贵哲罗鱼保护生物学的研究 Ⅱ.哲罗鱼性状及生态学资料. 董崇智,李怀明,赵春刚,龚晓峰,洪兴. 1998

[14]沿海碎波带仔稚鱼生态学研究进展. 矫新明,毛成责,陈渊戈,张晓昱,钟俊生,花卫华,袁广旺. 2016

[15]长江上游水下光照度的初步调查. 李艳华,邹远超,胡佳,王成友,危起伟. 2016

[16]苯并[a]芘诱导阿部鲻虾虎鱼细胞色素P4501A1表达的研究. 刘春,李凯彬,王庆,王芳,常藕琴,梁慧丽,吴淑勤. 2013

[17]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斯广杰,陈丕茂,陈勇,贾晓平. 2009

[18]我国鲟鱼类渔业生物学研究现状. 罗相忠,刘恒顺. 2001

[19]乌苏里江黑斑狗鱼种群生态学特征的研究. 赵春刚,董崇智. 2001

[20]环境DNA技术发展及其在长江流域水生生态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赵娜,杨刚,吴祖立,宋超,熊敏思,赵峰,张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