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代玉立 1 ; 甘林 2 ; 滕振勇 2 ; 石妞妞 2 ; 阮宏椿 2 ; 杜宜新 2 ; 廖蕾 2 ; 陈福如 2 ; 杨秀娟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种子管理总站;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种子管理总站;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种子管理总站;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菌;致病力分化;福建省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92-97+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力水平,为筛选抗病玉米品种及该病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玉米苗期采用喷雾接种法,以11个玉米品种为材料,以分离自福建省7个地区21个县(市)的298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的孢子悬浮液为接种体,先在感病玉米品种上品上进行菌株致病力测定,7d后调查病情指数,从中选出致病力较强的菌株,采用同样方法接种其他玉米品种,分析菌株致病力差异。【结果】供试菌株对玉米感病品种上品均有致病性,病情指数介于13.50~80.95,平均值为49.49。根据致病力测定结果将菌株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类型,各类型出现频率分别为29.87%,63.42%和6.71%,中等致病力菌株占优势。不同地区菌株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以福州地区菌株致病力最高;同时福州地区来自玉米连作田的菌株比非连作田的菌株具有较高的致病力。不同菌株、甚至同一菌株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致病力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供试的298个菌株中MH141和JY142致病力较强,供试的11个玉米主栽品种中榕甜1号和永珍7号抗病性较好。【结论】来自福建省不同地区的玉米小斑病菌对玉米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不同菌株对同一玉米品种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同一菌株对不同玉米品种的致病力也存在明显差异。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型及其群体结构分析. 甘林,代玉立,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8
[2]玉米品种对小斑病的抗性分析及品种间作的控病效果. 甘林,苏光秋,代玉立,韦忠耿,张回灿,郑利剑,滕振勇,杨秀娟. 2020
[3]福建省丙环唑不同敏感性玉米小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和致病性.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9
[4]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杨静民,祁月月,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20
[5]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异菌脲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其田间防效.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7
[6]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廖蕾,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6
[7]福建省甜玉米小斑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和致病性分析. 代玉立,甘林,廖蕾,滕振勇,卢学松,杨秀娟. 2021
[8]福建省鲜食玉米小型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7
[9]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丙环唑、烯唑醇和咪鲜胺的敏感性. 甘林,代玉立,滕振勇,阮宏椿,杜宜新,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16
[10]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间的交互抗性. 代玉立,甘林,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18
[11]福建玉米小斑病菌对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和硝苯菌酯的敏感性. 杜宜新,阮宏椿,石妞妞,甘林,杨秀娟,陈福如. 2017
[12]导致南方梨早期落叶的果生炭疽菌致病力分化分析. 彭宇鸿,傅敏,胡红菊,黄新忠,洪霓,王国平. 2020
[13]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程本亮,刘波,车建美,朱育菁,林营志. 2010
[14]福建旅游农业发展与闽台合作. 刘克辉. 2006
[15]台湾的生态工法及对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的反思. 李建华. 2006
[16]深化闽台农业合作 促进海峡经济区建设. 翁伯琦,曾玉荣,郑百龙,周琼,杨勋华,吴越,池敏青,刘玲. 2009
[17]观光生态农业及其配套技术研究——以福建省龙海市龙佳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例. 黄毅斌,柯碧南,杨淑芬,林良美,应朝阳,翁伯奇. 2005
[18]福建省土壤—作物系统硫肥效应研究. 彭嘉桂,章明清,蔡阿瑜,杨杰,林琼,魏峰. 1998
[19]闽北山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与模式选择. 曾玉荣,翁伯琦. 2006
[20]闽台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与构建设想. 刘健宏,丁中文.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香蕉枯萎病高效拮抗土著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效
作者:甘林;代玉立;刘晓菲;兰成忠;杨秀娟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解淀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抑菌活性;防治效果
-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鞘腐病抗病性及生防菌剂防病效果研究
作者:阮妙鸿;郑秀琴;甘林;黄伟群;代玉立;兰成忠;杨秀娟
关键词:鲜食玉米;鞘腐病;抗性测定;生态位;生防菌剂;生物防治
-
福建省水稻稻瘟病菌对丁香菌酯的敏感性分析
作者:黄艳琴;贾孟;徐婷;兰成忠;陈巧红;陈文乐;阮宏椿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菌;杀菌剂;丁香菌酯;敏感基线;抗性风险
-
福建省大豆胶孢炭疽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风险分析
作者:阮宏椿;黄艳琴;陈巧红;陈文乐;兰成忠
关键词:大豆胶孢炭疽菌;吡唑醚菌酯;敏感基线;抗性风险;交互抗性
-
复合生防菌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及其促生作用
作者:甘林;代玉立;兰成忠;刘晓菲;杨秀娟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复合生防菌;防治效果;促生作用
-
西藏墨脱地区枇杷新拟盘多毛孢菌培养特征及致病力分析
作者:甘林;姜帆;兰成忠;代玉立;何玉仙;杨秀娟
关键词:枇杷;新拟盘多毛孢菌;培养特征;致病力
-
野尻链霉菌9-13对大豆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机制
作者:石妞妞;连金番;邱德柱;居骋;张楠;殷越;李本金;杜宜新
关键词:大豆炭疽病;野尻链霉菌;抑菌机理;生物防治;抗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