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品种稳定性的非参数分析及其在冬小麦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虎东岳 1 ; 李兴茂 2 ;

作者机构: 1.彭阳县种子管理站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品种稳定性;区域试验;非参数统计量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03 年 12 期

页码: 10-12

摘要: 介绍了区试品种的非参数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并对 1999- 2 0 0 2年度甘肃省冬小麦区域参试品种进行了品种稳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陇原 992、陇鉴 338、陇麦 10 8丰产、稳产性较好。提出了该届区域试验品种的利用意见 ,并讨论了提高非参数统计量精度的途径。

  • 相关文献

[1]基于Genstat GGE双标图评价甘肃省马铃薯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和试点. 李建武,李高峰,文国宏,张荣,马胜,齐恩芳,贾小霞. 2018

[2]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试总结. 周玉乾. 2007

[3]2008-2012年国家西北旱作中晚熟西瓜品种区域试验兰州点汇总. 苏永全,刘东顺. 2013

[4]10个饲用高粱品种(系)在甘肃的区试结果初报. 张国琴,葛玉彬,张正英. 2019

[5]2001-2002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熟组区域试验结果. 何海军,寇思荣,杨彦忠,王振军,周玉乾. 2004

[6]AMMI模型在啤酒大麦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包奇军. 2012

[7]用AMMI双标图分析糜子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 李辛村,张恩和,董孔军,何继红,杨天育. 2012

[8]基于GGE双标图法的甘肃省西片区域春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及适应性评价. 崔同霞,张保军,姚友旭,柳娜,虎梦霞,李怀德. 2022

[9]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早熟组区域试验总结. 周玉乾. 2006

[10]不同桃品种在甘肃兰州的引种表现. 牛茹萱,赵秀梅,王晨冰,张译文,王发林. 2022

[11]应用AMMI模型分析胡麻品种稳定性、适应性与试点代表性. 王利民,张建平,党照,赵玮,李闻娟,谢亚萍,齐燕妮,汪平. 2022

[12]玉米品种陇单6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何海军,寇思荣,周玉乾,刘忠祥,王晓娟,李志明,杨彦忠. 2009

[13]第6轮全国保护地番茄品种区域试验兰州点综合评价. 胡志峰. 2007

[14]2012年甘肃省食用向日葵区试天水点结果. 孟哲良,雷建明,张岩,卯旭辉,王亚宏,范提平. 2013

[15]甘肃省第四届啤酒大麦新品种(系)联合区域试验结果. 潘永东,张碎成,王效宗. 2003

[16]应用GGE双标图评价谷子区试品种稳产性及试点代表性. 杨天育,常磊,郭二虎,何继红,董孔军,柴守玺. 2013

[17]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君林,高亚军,李生秀,刘炜. 2008

[18]甘肃旱地冬小麦主栽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及其相关性研究. 罗俊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农所,樊廷录,王勇,高育峰. 2005

[19]陇东旱塬冬小麦返青~抽穗期霜冻发生规律分析. 窦有恒,祁旭升,王晓娟,陈伟英,刘自成. 2006

[20]陇东旱塬冬小麦品种抗晚霜冻能力鉴定. 祁旭升,窦有恒,王晓娟,陈伟英,刘自成.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