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兴茂 1 ; 倪胜利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陇鉴系列;冬小麦;抗旱;优质;选育实践;成效
期刊名称: 寒旱农业科学
ISSN: 2097-2172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503-509
摘要: 为了持续推进寒旱区冬小麦品种选育与应用,以陇鉴系列冬小麦品种为例,回顾和讨论了陇东地区冬小麦育种目标、基因背景来源、主要方法措施、品种改良进展和推广应用情况。提出今后的冬小麦育种工作应以抗旱优质为主,兼顾抗条锈病、白粉病等的育种目标,采用辅助选择和多生态鉴定方法相结合的后代选择方法,保持抗寒抗旱和抗条锈病的优势,同时要加强矮秆丰产品种、抗白粉病品种的筛选,加快寒旱区优质小麦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优质抗旱早熟糜子新品种陇糜8号选育报告. 董孔军,贾尚诚. 2005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支撑甘肃现代农业发展. 吕迎春. 2010
[3]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的成效与建议. 吕迎春. 2010
[4]甘肃半干旱区集水农业用水模式及深化研究的思考. 杨封科,高世铭. 2004
[5]庄浪县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效与经验. 何宝林. 2011
[6]院地合作发展区域特色蔬菜产业的成效与经验. 王晓巍. 2008
[7]庄浪县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展宗冰. 2008
[8]抗旱杂交谷子在敦煌极干旱地区节水效果研究(英文). 赵治海,冯小磊,史高雷,范光宇,苏旭,宋国亮,杨天育,董孔军,南宏宇. 2014
[9]陇中半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与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抗旱性的影响. 胡新元,柳永强,陆立银,谢奎忠,罗爱花. 2017
[10]河西灌区鹰嘴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闵庚梅,韩顺斌,吴学军,杨晓明,刘占鑫. 2020
[11]全膜微垄沟穴播对春小麦土壤水热环境的影响及其光合和产量效应. 侯慧芝,张绪成,尹嘉德,方彦杰,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0
[12]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3号’的选育. 国宏,李高峰,李建武,王一航,张荣,郑永伟,吴雁斌,齐恩芳,贾小霞,马胜. 2015
[13]旱地玉米抗旱覆膜方式研究. 李尚中,樊廷录,王勇,唐小明,王立明. 2009
[14]旱地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5号选育. 王效宗,潘永东,包奇军,陈富,张华瑜,柳小宁. 2006
[15]小麦抗旱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杨随庄. 2007
[16]春小麦新品系8275抗早丰产特性分析. 任忠和. 1998
[17]我国北方麦区扩大示范推广地膜小麦节水抗旱高产栽培技术的必要性及对策建议. 李守谦. 1996
[18]强抗旱胡麻新品种陇亚11号组织培养技术优化研究. 赵玮,党占海,李闻娟. 2012
[19]山西糜子种质资源抗旱性综合评价(英文). 王海岗,陈凌,王君杰,曹晓宁,董俊丽,王纶,杨天育,乔治军. 2015
[20]20份山西糜子种质资源抗旱性综合评价. 王海岗,陈凌,王君杰,曹晓宁,董俊丽,王纶,杨天育,乔治军.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44份春小麦苗期抗旱性的鉴定
作者:周全;路秋梅;赵张晨;武宸冉;符笑歌;赵玉娇;韩勇;蔺怀龙;陈微林;牟丽明;李兴茂;王长海;胡银岗;陈亮
关键词:春小麦;苗期;抗旱性;综合抗旱系数
-
甘肃冬小麦品种(系)主要矮秆基因型及其育种利用进展
作者:赵永萍;何瑞;袁俊秀;马瑞;倪胜利
关键词:冬小麦;矮秆基因;株高;分子标记
-
黄土旱塬区近40年降水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刚;王淑英;李尚中;张建军;党翼;王磊;李兴茂;程万莉;周刚;倪胜利;樊廷录
关键词: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耗水规律;降水
-
不同覆盖栽培对旱作冬小麦土壤水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磊;樊廷录;闫妍;徐静;赵刚;党翼;张建军;李兴茂;李尚中
关键词:覆盖栽培;生物降解地膜;冬小麦;产量;品质
-
西北旱地农业研究进展及科技创新重点内容
作者:樊廷录;李尚中;赵刚;张建军;王淑英;李兴茂;程万莉;周刚
关键词:旱地农业;重大需求;研究进展;科技创新;西北
-
240份小麦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与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孙楠楠;周全;职蕾;乔朋放;牟丽明;倪胜利;Dauren Serikbay;李兴茂;胡银岗;陈亮
关键词:小麦苗期;抗旱性;鉴定;农艺性状;相关性
-
优化施肥对陇东旱塬宽幅沟播冬小麦产量、氮肥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作者:张平良;刘晓伟;李兴茂;倪胜利;黄勇
关键词:宽幅沟播;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陇东旱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