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幼苗耐热性的QTL定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世平 1 ; 昌小平 2 ; 王成社 1 ; 景蕊莲 2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幼苗;耐热指数;DH群体;QTL定位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2 年 32 卷 08 期

页码: 1525-15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ב鲁麦14’)为材料,在高温(热胁迫)及常温(对照)两种条件下考察小麦幼苗的根干重、苗干重、幼苗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耐热指数,并应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幼苗性状及其耐热指数QTL的数量、染色体分布及表达情况,以及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显示:(1)亲本‘旱选10号’的耐热性明显优于‘鲁麦14’,且杂交后代的耐热性出现超亲分离。(2)控制幼苗耐热相关性状的QTL位点在染色体2D、6B、3A、4A、5A和7A上分布较多,而控制幼苗性状耐热指数的QTL在染色体6A、6B、3A、2D、5A和7A上分布较多,QTL位点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有区域化的趋势。(3)控制幼苗性状的单个加性QTL和上位性QTL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平均为2.48%和2.65%;而控制耐热指数的单个加性QTL和上位性QTL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平均为8.84%和1.98%。(4)在热胁迫和对照条件下共检测到与幼苗性状及其耐热指数有关的加性效应QTL 13个和上位性效应QTL 28对,分布在除4D和6D以外的19条染色体上。研究表明,控制幼苗性状的QTL以上位性效应为主,而其耐热指数的QTL以加性效应为主。

  • 相关文献

[1]小麦早熟DH群体的构建及其性状表现. 董春林,畅志坚,张晓军,阎晓涛. 2010

[2]小麦DH群体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蔡岳,梁增浩. 2013

[3]高CO2浓度、干旱及其互作对不同持绿型小麦幼苗的影响. 牛胤全,史雨刚,汤小莎,晋秀娟,曹亚萍,杨进文,王曙光,孙黛珍. 2020

[4]小麦面粉谷蛋白溶涨指数的遗传方式及QTL定位. 常柳,张兰萍,逯成芳,任永康,尤明山,李保云,唐朝晖. 2011

[5]小麦面粉膨胀势的遗传方式 QTL定位. 常柳,田宝坤,张兰萍,逯成芳,任永康,王玉琴,尤明山,李保云,唐朝晖. 2011

[6]小麦面粉膨胀势的遗传方式及QTL定位. 常柳,田宝坤,张兰萍,逯成芳,任永康. 2011

[7]小麦品系CH7034中耐盐QTL定位. 张潇文,李世姣,张晓军,李欣,杨足君,张树伟,陈芳,常利芳,郭慧娟,畅志坚,乔麟轶. 2022

[8]不同层积环境对榛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薛俊宏,邢晓莹,闫丹,季兰. 2014

[9]4种蔬菜幼苗对铅的敏感性研究. 霍晓兰,程滨,赵秀峰,滑小赞,赵瑞芬. 2016

[10]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柴文臣,冯志威. 2018

[11]低温胁迫对不同藜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温日宇,刘建霞,李顺,郭耀东,樊丽生,姜庆国,张魏斌,李巍. 2019

[12]镧对西瓜(Citrullus lanatus)种子及幼苗的促长增抗作用. 郭尚,张作刚,凌峰,王建明,武英鹏. 2012

[13]高温对大白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赵美华,赵军良. 2014

[14]抗旱节水小麦分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刘莉,裴磊,卫云宗. 2020

[15]QTL定位在作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李捷,宋志文,吴慎杰. 2003

[16]高粱抗旱性鉴定方法及相关QTL定位研究进展. 杨彬,张一中,周福平,史红梅,张海燕,张晓娟,范昕琦,常建忠,张桂香,柳青山. 2019

[17]利用BSA方法发掘谷子刚毛长度相关QTL. 贾娅楠,李可扬,贾举庆,张艾英,张莉,郭世华. 2022

[18]谷子分蘖相关QTL定位及紧密连锁标记开发. 杜晓芬,王军,李云飞,王智兰,袁国保,杜国华,韩芳,彭建祥,张文娜,蔡伟,袁峰,崔巨多,郭二虎,邹洪锋,张林义,彭书忠. 2018

[19]小麦材料CH7034中成株期抗白粉病QTL定位. 李欣,张晓军,乔麟轶,刘成,郭慧娟,李锐,梅超,张树伟,畅志坚. 2019

[20]小麦新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的鉴定. 屈会选,党建友,程麦风,屈非,连晋,谢咸升.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