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地膜覆盖对冷凉区玉米根伤流液中含氮物强度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俊鹏 1 ; 历艳璐 1 ; 于欣志 1 ; 魏宏磊 1 ; 赵洪祥 2 ; 边少锋 2 ; 张治安 1 ;

作者机构: 1.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2.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伤流液;冷凉区;地膜覆盖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3 年 011 期

页码: 3733-37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不同地膜覆盖对吉林省东部冷凉区玉米根系伤流液中含氮物含量和强度的影响,2019年在吉林省安图县松江镇南道村(42°32’N, 128°24’E)进行田间试验,以‘大德216’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透明可降解地膜覆盖(D1)、透明不可降解地膜覆盖(D2)、黑色不可降解地膜覆盖(D3)和无地膜覆盖(D0)处理,分别于播种后50、65、90和105 d取根系伤流液,于实验室测定其硝态氮、氨态氮、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不同地膜覆盖下玉米根系伤流液中含氮物质含量和强度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种透明地膜覆盖玉米产量显著高于无地膜覆盖和黑色地膜覆盖处理;地膜覆盖能显著增强玉米生长前期根伤流强度和伤流液中铵态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以及总含氮物质含量及强度,两种透明地膜覆盖比黑色地膜覆盖效果更显著;两种透明地膜覆盖下伤流液中总含氮物质强度比无地膜覆盖的提升了4.7倍,相比黑色地膜覆盖增加1.1倍;玉米生长前期根伤流强度和伤流液中总含氮物质强度与产量皆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84~0.98。这说明冷凉区地膜覆盖能有效增加玉米根系吸收与代谢水平,其中以可降解透明地膜覆盖效果最佳。研究结果为其产量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水处理对春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晨,闫伟平,孙宁,刘晓龙,赵洪祥,谭国波,武志海,张治安,张丽华,边少锋. 2021

[2]半干旱区不同覆盖栽培措施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吴杨,王永军,贾志宽. 2017

[3]地膜覆盖与裸地栽培对吉林省东部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张秀云,方向前,王瑞荣,滕占春,张文君,钟彦涛,杨宝君,乔志一,刘庆君. 2016

[4]高寒区玉米地膜覆盖抗逆丰产增效技术模式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王俊鹏,历艳璐,魏洪磊,赵洪祥,边少锋,王焕军,张治安. 2019

[5]吉林省东部半山区玉米覆膜与裸地栽培效果分析. 方向前,孟祥盟,郭法申,柴寿江,孙国臣,李海元. 2004

[6]冷凉区不同地膜覆盖对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历艳璐,王俊鹏,于欣志,魏宏磊,陈麒宇,赵洪祥,徐晨,边少锋,张治安. 2022

[7]我国玉米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付立中,焦仁海,孙德智,侯宗运,刘兴二. 2010

[8]半干旱区不同地膜覆盖滴灌对土壤水、温变化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曹玉军,魏雯雯,徐国安,王晓慧,王洪君,刘春光,边少锋,刘慧涛,王永军. 2013

[9]不同覆盖条件对吉林省东部冷凉区中晚熟玉米产量的影响. 胡宇,具红光,赵鑫,曹铁华,梁烜赫. 2019

[10]绿豆叶片光合、根系伤流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齐泽鑫,关成龙,张梦如,王也,孙文正,张治安,包淑英. 2025

[11]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覆膜后秸秆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程娜,李双异,安婷婷,彭畅,朱平,葛壮,刘旭,张维俊,郭昆,汪景宽. 2020

[12]地膜覆盖对重度盐碱地土壤水盐状况及羊草移栽效果的影响. 孟德臣,宗宪春,郗登宝,蔡翠萍,刘金文. 2018

[13]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技术研究与应用. 鄂成林,张景楼,孙秀俊,李淑霞,张志民. 2011

[14]吉林省轻度盐碱地蓖麻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措施研究. 刘海龙,徐立群,杨富军,王绍伦,徐驰,周玉萍,朱统国,孙晓苹,高华援. 2015

[15]吉林省西部地区干制辣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张蕾光,杨波,马喜. 2012

[16]吉林省中部地区油豆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凤桐,石晓华,王清发,鄂成林,肖靖. 2017

[17]花生覆膜“W”栽培法对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宋传雪,高华援,赵长星,王月福,张晓军. 2014

[18]16﹪克·福·醇种衣剂对玉米苗期病虫害和丝黑穗病防治效果研究. ^A晋齐鸣^B1%^A宋淑云^B2%^A李红^B3%^A王立新^B4. 2001

[19]16﹪克·福·醇种衣剂对玉米苗期病虫害和丝黑穗病防治效果研究. ^A晋齐鸣^B1%^A宋淑云^B2%^A李红^B3%^A王立新^B4. 2001

[20]从区域试验看吉林省玉米育种. 徐航.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