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外源添加物对小麦幼胚成苗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鹏 1 ; 霍燕 1 ; 马鸿翔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幼胚;外源物质;幼胚培养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9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3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提高小麦快速育种过程中幼胚成苗质量,以扬麦15号开花后8~16 d幼胚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源添加物对小麦幼胚成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源添加物对小麦幼胚成苗率、根系生长、茎粗等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1/2 MS培养基中添加0.5%的麦芽提取物(Malt extract)的幼胚苗生长质量最好,其中12~14d幼胚经培养14 d后幼苗根系长达到16.3 cm,而且侧根多,幼苗健壮,成苗率可达到99.2%;添加0.1 mg/L NAA的次之;添加0.1 mg/L 2,4-D的幼胚苗生长缓慢,生根量显著低于对照,侧根少,成苗率低;添加0.1 mmol/L硝普钠(SNP,Sodium nitroprusside)后,虽然幼胚能够萌发,但幼胚苗根系短、发育缓慢、无侧根发生,随着SNP浓度的升高(0.5~1.0 mmol/L),则表现出抑制幼胚萌发,但其抑制效应可以通过添加0.1 mg/L GA解除。因此,在小麦快速育种过程中,幼胚成苗培养宜选用花后12~14 d的幼胚,并给培养基中添加0.5%的麦芽提取物。

  • 相关文献

[1]麦芽提取物对小麦幼胚成苗培养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张鹏,霍燕,马鸿翔. 2009

[2]特早熟桃幼胚培养技术. 朱际君,汪祖华,蔡兴元. 1985

[3]喷施外源物质对霞晖6号桃果实品质的影响3. 许建兰,马瑞娟,张斌斌,蔡志翔. 2011

[4]外源物质叶面喷施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刘凤军,李军,徐君,宋英,张国芹,陈重军. 2014

[5]不同外源物质及喷施时期对滩涂水稻穗部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蛟,韩继军,崔士友,陈澎军,缪源卿. 2024

[6]喷施外源物质对霞晖6号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许建兰,马瑞娟,张斌斌,蔡志翔,沈江海. 2011

[7]睡莲不同杂交组合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孙春青,戴忠良,潘跃平. 2014

[8]TaPIM1基因提高小麦纹枯病抗性. 张增艳,周小青,马鸿翔,姚金保. 2010

[9]大麦苏啤4号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的高频再生. 余桂红,张旭,孙晓波,马鸿翔. 2013

[10]转基因抗病小麦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史建荣,吴季荣,徐剑宏,林凡云,祭芳. 2010

[11]江苏省淮北地区小麦育种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李筠,冷苏凤,王龙,任立凯,李强. 2010

[12]普通小麦望水白矮秆多蘖突变体的鉴定及遗传分析. 卞能飞,温明星,高润红,王海燕,王秀娥. 2013

[13]江苏省小麦田杂草生态经济防治阈期的研究. 李永丰,李宜慰,娄群峰,黄开红,周恒昌. 2001

[14]小麦赤霉病抗性分子标记研究.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5

[15]江苏首次发现小麦条纹病毒病. 邓金花,范永坚,熊如意,程兆榜,刘海建,成长庚,游树立,邢卫锋,周雪平,周益军. 2005

[16]稻秸秆覆盖田小麦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细菌多态性及其拮抗物质的分析. 曹启光,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陈怀谷. 2005

[17]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陆维忠,姚金保. 2001

[18]小麦纹枯菌拮抗菌的鉴定及其生防相关性状的研究. 陈丽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王其秀,朱韬,陈怀谷,王宗华. 2005

[19]小麦抗黄花叶病基因的AFLP标记. 于嘉林,何震天,陈秀兰,聂桓,韩月澎,王锦荣. 2003

[20]长江下游地区小麦超高产育种的探讨.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周朝飞.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