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花铃叶比与红叶茎枯病发生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慧杰 1 ; 张战备 1 ; 段国琪 1 ; 张一白 1 ; 张国强 1 ; 王娇娟 1 ; 李永山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红叶茎枯病;病因;库源比失调;早衰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16 年 46 卷 02 期

页码: 176-1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棉花库源比(铃叶比)变化对红叶茎枯病发生的影响,揭示红叶茎枯病的病因,本研究开展了多项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棉株的病害严重度与其铃叶比呈高度正相关。早熟品种开花期早,铃叶比高,病害发生重;盛蕾期以前的气温对棉花生长和红叶茎枯病发生的作用大于土壤水分的作用。与常温处理相比,提高棉花3叶期至盛蕾期的气温,可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减小库源比,其发病盛期延后约45 d,病情指数平均减少72.9%,棉花生物学产量平均提高123.8%;去蕾和推迟打顶均可降低棉花铃叶比,减轻病情,以去全蕾处理的作用最为明显;叶面喷施甲哌鎓可提高棉花铃叶比,利于病害发生。因此,铃叶比失调是红叶茎枯病的主要病因;开花期以前棉花代谢源(叶)的生长量决定着病害发生的时间和严重度。

  • 相关文献

[1]棉花红叶茎枯病病因及其译名辨析. 张慧杰,段国琪,张战备,王娇娟. 2010

[2]棉花品种和土壤营养对红叶茎枯病影响的研究. 张战备,段国琪,王晓民,张慧杰. 2005

[3]转Bt抗虫棉和土壤营养与红叶茎枯病严重度的关系. 张战备,张慧杰,段国琪,王晓民. 2007

[4]棉花品种和土壤营养对红叶茎枯病的影响. 刘巷禄,张战备,段国琪,王晓民,张慧杰. 2005

[5]库源比变化对转基因抗虫棉红叶茎枯病严重度的影响. 张慧杰,张战备,段国琪. 2009

[6]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李迎光,杨德成,师周戈,刘晓妮,邓瑞强,杨忠,杨效民. 2011

[7]抗虫棉防早衰、优质高产综合技术初探. 杨苏龙,史俊东,陈艳英,耿金萍,石跃进. 2008

[8]地膜覆盖导致番茄早衰的生理机制研究. 王永珍,刘润堂,张剑国. 2004

[9]棉花农杆菌基因转化体系的优化和转苜蓿抗菌肽基因(alfAFP)植株的获得. 张海平,王学德,邵明彦,袁淑娜,华水金,倪密. 2009

[10]棉花分子标记研究现状及展望. 解志红,孙毅,吴日恒,王景雪,刘惠民. 2002

[11]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杨六六,刘惠民,曹美莲,李朋波,王娇娟,陈耕. 2009

[12]NaCl胁迫对棉花叶片及根系超微结构的影响. 姜艳丽,史华平,杨艳兵,尹晓斐,王计平. 2014

[13]山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研究. 吉贞芳,许爱玲,刘惠民,竹长青,宋昱,孙旭霞,张林水,杨六六. 2004

[14]几种金属离子对棉花愈伤诱导和分化成苗的影响. 张海平,邵明彦,袁淑娜,倪密,华水金,王学德. 2009

[15]技术组合对旱地棉花根际生态系统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梁哲军,赵海祯,王玉香,齐宏立,刘惠民,曹美莲. 2008

[16]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杂交种杂208的选育. 杨六六,曹美莲,李朋波,刘惠民. 2011

[17]特早熟高衣分棉花育种材料创新. 雷继清,邢亚静,郭志利,张桂莲. 2009

[18]农田覆盖与农作物产量结构形成机制的研究——Ⅰ.浅施有机肥与棉花高产的关系. 陈奇恩,翁惠玉,任平合,武宗信,苏彩虹. 1989

[19]农田立体沟垄种植研究. 陈奇恩,陈鸿登,杨苏龙,张富本. 1990

[20]转新型抗虫基因Vip3A棉花的获得及抗虫性鉴定. 肖娟丽,罗晓丽,王志安,张安红.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