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高营养盐水平下葡萄糖添加对微囊藻水华的控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小冬 1 ; 刘兴国 2 ; 陆诗敏 2 ; 车轩 2 ; 朱浩 2 ; 刘翀 2 ; 朱林 3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2.;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3.;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关键词: 蓝藻;微囊藻;葡萄糖;水华控制;生物絮团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50-1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控制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在玻璃温室中进行了一个添加葡萄糖控制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的试验。试验初始水体为发生严重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高达422.78μg·L~(-1)。试验共分为1个对照和1个处理,对照中不添加葡萄糖,处理中添加葡萄糖。葡萄糖的添加浓度依据水体总氮浓度而定,按DOC∶TN≈20∶1进行添加。试验过程中每个玻璃瓶均曝气。结果表明,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Chl-a)、上午及下午的DO、p H值均明显低于对照(P<0.05),处理的DOC、TSS和OSS浓度均高于对照(P<0.05),处理和对照的TN、TP、DTN、DTP、SRP浓度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后期,对照和处理的微囊藻大群体均变小了,且处理中微囊藻群体比对照解散、解体得更明显,尤其是处理中微囊藻形成了小群体甚至是双细胞或者单细胞形态。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能够控制高营养水体中微囊藻水华,其机理是葡萄糖添加促进了水体异养细菌的生长,而与微囊藻形成竞争。

  • 相关文献

[1]温度对两种蓝藻种间竞争的影响. 陈家长,孟顺龙,胡庚东,瞿建宏,吴伟,范立民,马晓燕,裘丽萍. 2010

[2]池塘微囊藻生态环境调研与水华防抑试验. 石志中,陈鹤平,王梅,李维平,王玉玲,王建华. 1997

[3]氮磷比对两种蓝藻生长及竞争的影响. 孟顺龙,裘丽萍,胡庚东,瞿建宏,范立民,宋超,陈家长,徐跑. 2012

[4]微囊藻对银鲫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及毒素积累. 姚雁鸿,余来宁,何文辉,李谷,罗晓松. 2007

[5]一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效应初探. 郑小平,谢骏,刘波,殷国俊,徐跑. 2005

[6]微囊藻和小球藻携带WSSV量的变化及对水体游离WSSV的影响. 李凡,曹煜成,胡晓娟,王善龙,文国樑,吴垠,李卓佳. 2014

[7]太湖微囊藻对哺乳动物毒性影响的研究. 陈家长,胡庚东,张瑞涛. 1996

[8]池塘微囊藻水华防控技术探讨. 袁永锋. 2006

[9]水体中芽孢杆菌和微囊藻的生长及其资源竞争. 瞿建宏,刘韶斌. 2002

[10]蜡样芽孢杆菌TC-1对硫酸盐型盐碱水的生长适应性及其对微囊藻的溶藻效果. 江昀珈,胡晓娟,杨铿,曹煜成,许云娜,徐创文,张建设,文国樑. 2024

[11]微囊藻与小球藻携带WSSV的数量动态变化. 李凡,曹煜成,胡晓娟,王善龙,吴垠. 2013

[12]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研究. 徐武杰,曹煜成,徐煜,胡晓娟. 2015

[13]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封闭养殖试验中的形成条件及作用效果. 邓应能,赵培,孙运忠,杨丛海,黄倢. 2012

[14]生物絮团培养过程中养殖水体水质因子及原核与真核微生物的动态变化. 夏耘,邱立疆,郁二蒙,谢骏,王广军,余德光,吉红. 2014

[15]低C/N驯化生物絮团的自养和异养硝化性能研究. 王涛,刘青松,段亚飞,李华,董宏标,张家松. 2018

[16]基于生物絮团技术构建的零换水养殖系统对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效果分析. 范鹏程,徐武杰,文国樑,徐煜,许云娜,李卓佳,杨铿,张建设,曹煜成. 2019

[17]生物絮团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徐武杰,文国樑,曹煜成,胡晓娟,徐煜,苏浩昌,虞为. 2020

[18]自生物絮团养殖池分离具有亚硝酸盐去除功能的细菌及其鉴定和特性. 王志杰,胡修贵,刘旭雅,宋晓玲,马甡,黄倢. 2015

[19]不同养殖方式对鳙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夏耘,余德光,谢骏,王广军,郁二蒙,谢瑞涛. 2017

[20]溶解碳源与固体碳源对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的影响. 王瑞龙,陈钊,李健.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