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茶树等作物核心种质取样方法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军 1 ; 王让剑 1 ; 郭吉春 1 ; 宋振硕 1 ; 孔祥瑞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作物;茶树;核心种质;取样方法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技术

ISSN: 1007-4872

年卷期: 2011 年 04 期

页码: 9-11

摘要: 核心种质取样方法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种质构建的重要研究手段。本文简述近些年核心种质取样方法的研究进展。不同作物初级核心种质、核心种质、微核心种质合适的取样比例分别为10%~30%、5%~30%与1%左右,这主要是根据种质资源数量与研究目的确定,但均须具有高度的代表性,且评价参数是相对一致的。在茶树方面构建初级核心种质、核心种质取样比例分别为20%与10%比较合适。

  • 相关文献

[1]基于香气物质进行乌龙茶核心种质构建与遗传评估. 孔祥瑞,杨军,林梓溪,马定国,王让剑,陈常颂. 2021

[2]世界水稻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鉴定. 吴方喜,罗曦,魏毅东,郑燕梅,林强,谢国生,谢华安,张建福. 2021

[3]水稻种质资源核心种质的研究进展. 朱业宝,王金英,江川. 2023

[4]福建茶树核心种质构建的初步设想. 王让剑,杨军,郭吉春,宋振硕,孔祥瑞. 2012

[5]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在作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志彤,王俊宏,陈恩,黄毅斌,林永生. 2016

[6]光谱分析技术在作物氮素诊断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栗方亮,孔庆波,张青. 2020

[7]"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在我所挂牌. 黄洪河. 2008

[8]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构建的置换机制及遗传效应分析. 杨德卫,郑向华,程朝平,叶宁,黄凤凰,叶新福. 2017

[9]基于Internet的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建设研究. 刘健宏. 2006

[10]基于水土保持的生态茶园间作作物的选择及配套措施. 詹杰,李振武,应朝阳. 2018

[11]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作物生长状况监测的研究进展. 刘晖,李兆雄,詹杰,杨有泉. 2018

[12]叶面分离Bt及对茶树主要害虫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张灵玲,林晶,骆兰,方昉,黄天培,徐金汉,吴光远,王庆森,关雄. 2005

[13]乌龙茶品系比较鉴定与选择.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黄修岩. 1994

[14]试论茶树经济产量的构成因素及其选择. 叶乃兴,郭吉春. 1995

[15]茶叶蒸青固样时间控制的研究初报. 杨如兴,张文锦,玉振康,陈志辉,钟美娇. 1999

[16]乌龙茶品种花器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郭吉春,叶乃兴,胡晓东. 1992

[17]应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构建茶树回交1代部分遗传图谱. 黄福平,梁月荣,陆建良,陈荣冰. 2006

[18]茶树芽叶性状与修剪生物重的关联性分析. 张文锦,杨如兴,林淑冰,廖剑秋. 1999

[19]乌龙茶品种鲜叶产量的遗传参数与选择的关系.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 1992

[20]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 陈志辉.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