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杂草稻与栽培稻苗期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晓琳 1 ; 朱奕乐 1 ; 崔亚魁 1 ; 姚俊宇 1 ; 李贵 1 ;

作者机构: 1.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陵科技学院

关键词: 水稻;杂草稻;根系形态;生理特性;比较研究

期刊名称: 杂草学报

ISSN: 1003-935X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6-12

摘要: 杂草稻较强的抗逆性以及对栽培稻的竞争优势与杂草稻的较快生长速率、较强光能利用率等地上部分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但其根系形态及生理特性对其竞争力和抗逆性的影响鲜有报道。本试验以5个不同地区杂草稻种群为材料,以栽培稻(日本晴)为对照,测定播种后10、20、30 d杂草稻和栽培稻根系形态(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等)和根系生理(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和根系氧化力)指标。结果表明,播种后30 d,江苏省5个不同杂草稻种群根系形态生理均高于日本晴,杂草稻各种群的根系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总体积分别显著高于栽培稻36. 02%~91. 45%、63. 21%~90. 02%、61. 97%~149. 30%;杂草稻各种群的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根系氧化力分别显著高于栽培稻24. 98%~124. 43%、42. 60%~163. 30%、31. 95%~67. 37%。研究结果揭示了杂草稻在苗期具有较强的根系活性,从根系发育及代谢能力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杂草稻的竞争优势和抗逆性机制。

  • 相关文献

[1]不同密度杂草稻胁迫对栽培稻光合作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晓琳,张晓昉,李可,张卓亚,李贵. 2016

[2]不同密度杂草稻对栽培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LI gui,李贵,ZHU zhan-fei,朱展飞,WANG xiao-yun. 2011

[3]水稻落粒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宋颖娉,宋立明. 2015

[4]水稻分蘖期干物质积累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素营养的综合响应差异及其生理机制. 贺江,丁颖,娄向弟,姬东玲,张向向,王永慧,张伟杨,王志琴,王伟露,杨建昌. 2023

[5]两优培九及其父本扬稻6号抽穗后叶片与根系衰老特点的研究. 薛艳凤,郎有忠,吕川根,张洪熙,朱庆森,杨建昌,邹江石. 2008

[6]高温对水稻抽穗扬花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萍萍,程高峰,张佳华,李秉柏,谢晓金,杨沈斌. 2010

[7]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生理特性差异研究. 倪万潮,束红梅,郭书巧,蒋璐,何晓兰,崔晓霞,巩元勇. 2020

[8]不同抗性稗草对水稻产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谷涛,杨霞,彭琼,柏连阳,李永丰. 2017

[9]水稻旱育秧苗抗旱生理特性研究. 赵言文,丁艳锋,陈留根,黄丕生. 2001

[10]不同氮水平下不同种稗草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自常,谷涛,李永丰,杨霞. 2016

[11]不同氨水平下不同种稗草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自常,谷涛,李永丰,杨霞. 2016

[12]水稻旱育秧苗萎蔫反应及其生理响应研究. 赵言文,丁艳锋,陈留根,黄丕生,王强盛. 2000

[13]干湿交替灌溉下不同稗草种对水稻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自常,李永丰,杨霞,谷涛,李贵. 2015

[14]赤霉素(GA_3)和脱落酸(ABA)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和生理特性及GA20ox2、GA3ox2基因表达的影响. 杨艳华,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赵庆勇,王才林. 2010

[15]高温对不同水稻品种剑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谢晓金,李秉柏,程高峰,刘春蕾,周千. 2009

[16]科学与艺术思维方式比较研究. 陈旭升. 2003

[17]淮北地区直播稻田杂草稻的特征特性及防除技术. 李茹. 2009

[18]水稻多酚氧化酶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杨杰,曹卿,王军,范方军,张玉琼,仲维功. 2011

[19]江淮流域杂草稻叶绿体DNA的籼粳分化. 杨杰,王军,曹卿,陈志德,汤陵华,王艳萍,方先文,王才林,仲维功. 2009

[20]不同密度杂草稻对栽培稻光合特性及灌浆进程的影响. 苏云,许晓明,李贵.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