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免耕种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勇 1 ; 王宇先 2 ; 赵蕾 2 ; 徐妍 2 ; 王冰雪 2 ; 高盼 2 ; 徐莹莹 2 ; 杨慧莹 2 ;

作者机构: 1.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关键词: 免耕;玉米;秸秆还田;产量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1 年 009 期

页码: 15-19

摘要: 为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免耕播种技术,以玉米品种嫩单19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设置4个耕作处理,即旋耕垄作秸秆移出、翻耕秸秆全量还田、免耕平作秸秆移出和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处理,采用大区对比试验,对不同耕作方式的特征及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免耕播种处理下玉米的物候期、出苗率、干物质重、百粒重、产量等指标均低于旋耕和翻耕处理,但免耕播种技术能够减少作业环节,降低机械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是一项节本增效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合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盖志佳,吴嘉彧,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陈磊,吴俊江. 2019

[2]长期免耕秸秆还田对寒地土壤有机碳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蔡丽君,张敬涛,刘婧琦,盖志佳,郭震华,赵桂范. 2021

[3]秸秆还田配合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及耕层土壤质量的影响. 葛选良,钱春荣,李梁,姜宇博,宫秀杰,吕国依. 2021

[4]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玉米产量和耕层土壤物理特性的研究. 葛选良,钱春荣,张锋,李梁,姜宇博,于洋,宫秀杰,郝玉波. 2022

[5]黑龙江省半干旱区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徐妍,王宇先,赵蕾,于海林,王冰雪,刘悦,兰英. 2023

[6]液体厩肥替代化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孙思淼,王晓军,高洪生. 2024

[7]初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大豆玉米产量的影响. 林蔚刚,吴俊江,董德健,钟鹏,王金生,周全. 2010

[8]深松免耕技术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赵杨,姜宇博,王俊河,马军韬. 2009

[9]轮作体系下窄行密植免耕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盖志佳,蔡丽君,刘婧琦,杜佳兴,赵桂范,张敬涛. 2017

[10]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麒,曾宪楠,孙羽,卞景阳,冯延江,王萍. 2010

[11]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连作玉米田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樊景胜. 2018

[12]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田AM真菌侵染效应及球囊霉素含量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樊景胜,曲忠诚. 2019

[13]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玉米产量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高盼,王宇先,杨慧莹,于侃超,葛选良,迟莉,樊景胜. 2018

[14]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孟庆英,邹洪涛,韩艳玉,张春峰. 2019

[15]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处理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王麒. 2010

[16]黑龙江玉米秸秆还田处理方式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李如来,牛忠林,邱磊,靳晓春,吴丽丽,夏永伟,蒋佰福. 2021

[17]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崎峰. 2014

[18]连作秸秆还田下玉米氮素积累与氮肥替代效应研究. 闫宇婷,宋秋来,闫超,刘爽,张宇辉,田静芬,邓钰璇,马春梅. 2022

[19]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秸秆腐解规律的研究. 匡恩俊,迟凤琴,宿庆瑞,张久明,金梁. 2012

[20]玉米秸秆还田对黑土碳排放的影响. 宋秋来,王峭然,王麒,冯延江,孙羽,曾宪楠,来永才.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