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花生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与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湘瑜 1 ; 徐日荣 1 ; 陈昊 1 ; 熊发前 2 ; 胡润芳 1 ; 张玉梅 1 ; 林国强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花生;农艺性状;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20 年 009 期

页码: 84-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剖析花生高代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关系,为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并对各品系进行评价筛选,为品种推广提供候选个体.运用DPS、SPSS统计软件,以11个福建花生高代品系为研究对象,对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数据进行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结果数和饱果数变异系数较大,出仁率变异系数最小,结果数和饱果数对花生产量显著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也显示结果数和饱果数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最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距离阈值为18时,可将11个花生品种分为3个类群,第3类群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和2个产量性状综合成4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产量因子、籽仁因子、株高因子和荚果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9.1216%,品系0945-1、0949-4和1005-3-1的综合主成分值依次排前三.0945-1和0949-4是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在花生育种中,侧重筛选果多、果饱的单株,并兼顾其它性状可选育出高产品种.

  • 相关文献

[1]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关联度的研究. 陈玉水,卢川北. 1999

[2]福建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蓝新隆,唐兆秀,徐日荣. 2011

[3]仁秆两用型花生新品系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的比较分析. 郑向丽,叶花兰,王正荣,徐国忠,翁伯琦. 2010

[4]黑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2004

[5]不同土壤条件下仁秆两用花生新品系农艺性状分析. 王俊宏,翁伯琦,徐国忠,赵婷,郑向丽,叶花兰. 2012

[6]福建省花生农家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湘瑜,徐日荣,唐兆秀. 2015

[7]花生‘福花4号’产量与籽仁营养成分积累过程研究. 唐兆秀,徐日荣,蓝新隆. 2010

[8]不同施氮量对仁秆两用型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翁伯琦,郑向丽,赵婷,徐国忠,王俊宏. 2013

[9]钙、硼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吴文新,陈家驹,周恩生,林汉章,林群,游雪芸. 2001

[10]新型专用肥对花生结瘤·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丁洪,张玉树,项虹艳,李卫华. 2008

[11]花针期水钙耦合对花生产量和光合作用光响应的影响. 何春梅,王飞,李清华,林诚,李昱. 2018

[12]不同生育期花生叶片蛋白质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 翁伯琦,郑向丽,赵婷,徐国忠,王俊宏,叶花兰. 2014

[13]控释肥料对花生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张玉树,丁洪,卢春生,李卫华,陈磊. 2007

[14]国产硫酸钾镁肥对花生产量、品质与效益的影响. 李昱,李清华,王飞,何春梅,林新坚. 2007

[15]花生新型专用肥的研制与应用. 丁洪,张伟光. 2002

[16]水稻应用沼肥效果研究. 黄勤楼,翁伯奇,汤祖华,黄顺富,邵乃金. 2004

[17]生物炭和黄腐酸钾对连作地太子参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赵云青,黄颖桢,刘保财,陈菁瑛,张武君,黄冬寿,陈芬. 2021

[18]25个苦瓜新组合产量、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的比较分析. 林永胜,张武君,陈阳,周先治,赖正锋,张玉灿. 2020

[19]不同套袋时间和果袋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维峰,张艳芳,刘胜辉,魏长宾,施忠海,邓大华,杨文秀. 2019

[20]丝瓜砧木对苦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玉灿,张武君,陈阳,李祖亮,陈建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