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淹水胁迫及外源脱落酸对红小豆幼苗茎部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琬 1 ; 李博 1 ; 项洪涛 1 ; 何宁 1 ; 王曼力 1 ; 刘佳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红小豆;幼苗;淹水胁迫;外源脱落酸;茎部生理;产量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48-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红小豆(Vigna angularis)品种龙小豆4号和天津红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以喷施蒸馏水+正常土壤水分为对照(CK),于幼苗期对红小豆进行淹水(5d)处理,开展淹水胁迫及预喷施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对红小豆茎部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为红小豆抗涝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红小豆幼苗期淹水引起茎部膜脂过氧化产物(H202和MDA)、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含量升高,SOD、POD、CAT活性提高,淹水处理5d导致龙小豆4号、天津红产量分别较CK显著下降8.40%、9.91%。预喷施外源ABA具有缓解淹水胁迫的效应,能显著降低红小豆幼苗茎部MDA含量,显著提高茎部POD和CAT活性,进一步提高龙小豆4号茎部SOD活性,增加天津红茎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预喷施ABA使淹水4 d的龙小豆4号和天津红产量分别显著提高6.95%和4.46%。综上所述,淹水胁迫引起红小豆茎部H202积累和膜脂过氧化加剧,诱导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以抵御胁迫,但随淹水胁迫时间延长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外源ABA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抗氧化能力,减缓淹水胁迫危害。

  • 相关文献

[1]淹水胁迫下烯效唑缓解小豆幼苗茎部生理损伤的效应研究. 王曼力,项洪涛,李琬,李博,谢洪昌,王德明,张晓青,王强,王晨,高嫱. 2024

[2]外源ABA对小豆株高的抑制效果及产量因子的调控. 李琬,何宁,项洪涛,王曼力,刘佳,李博,王雪杨. 2021

[3]幼苗期淹水胁迫及喷施烯效唑对小豆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项洪涛,李琬,郑殿峰,王诗雅,何宁,王曼力,杨纯杰. 2021

[4]小豆根系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及S3307的缓解效应. 项洪涛,李琬,何宁,王强,曾玲玲,王曼力,杨纯杰,冯延江. 2022

[5]苗期低温胁迫下烯效唑对红小豆根系抗寒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项洪涛,李琬,何宁,王雪扬,郑殿峰,王彤彤,梁晓艳,唐晓东,李一丹. 2019

[6]氮、磷、钾配施对红小豆产量的效应研究. 曾玲玲,季生栋,王成,闫锋,卢环,姜元麒,王宇先,于洋,张盼盼. 2017

[7]施用腐植酸对红小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卢环,王成,曾玲玲,于运凯,季生栋,闫锋,董扬. 2022

[8]播期与气象因子对红小豆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效应研究. 申晓慧,姜成,何宁,项洪涛,曹大为,李婉. 2021

[9]植物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外源脱落酸缓解胁迫效应的研究进展. 项洪涛,郑殿峰,何宁,李琬,王曼力,王诗雅. 2021

[10]低温胁迫对大豆幼苗形态生理指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盖志佳,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孟庆英,谷维,陈磊. 2019

[11]萌发期低温胁迫对谷子幼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闫锋. 2022

[12]8种除草剂对红小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红小豆的安全性. HUANG Chun-yan,黄春艳,WANG YuWANG Yu,王宇,HUANG Yuan-ju. 2014

[13]初花期淹水胁迫对大豆叶片AsA-GSH循环的损伤及烯效唑的缓解效应. 王诗雅,郑殿峰,项洪涛,冯乃杰,刘雅,刘美玲,靳丹,牟保民. 2021

[14]植物生长调节剂S3307对苗期淹水胁迫下大豆生理特性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王诗雅,郑殿峰,冯乃杰,梁喜龙,项洪涛,冯胜杰,靳丹,刘美玲,牟保民. 2021

[15]鼓粒期淹水胁迫对大豆叶片AsA-GSH循环的损伤及烯效唑的缓解效应. 王诗雅,郑殿峰,冯乃杰,梁喜龙,项洪涛,冯胜杰,王新欣,左官强. 2021

[16]红小豆田间除草剂筛选试验. 王成,李卓夫,闫峰,曾玲玲,王宇先,于运凯,刘洋. 2014

[17]不同的氮磷和密度对红小豆伤流量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崔洪秋,祁倩倩,鲁巍,罗奥,姜玉美,张玉先. 2010

[18]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红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曾玲玲,季生栋,闫锋,王成,卢环,姜元麒,何健南,赵跃坤. 2016

[19]红小豆与芸豆AREB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海龙,段立华,方淑梅,李建英,孟文凯,梁喜龙. 2018

[20]中国红小豆栽培和生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项洪涛,冯延江,郑殿峰,王立志,洛育,王彤彤,赵宏亮,李琬,杨纯杰,王月溪.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