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鹏湾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的生态与赤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玮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种群生态学;环境因子;赤潮

期刊名称: 海洋通报

ISSN: 1001-6392

年卷期: 1993 年 02 期

页码: 39-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文对深圳大鹏湾盐田海域的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进行了全年的种群生态学研究。描述了其数量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分析了丹麦细柱藻引发赤潮的情况。分析结果表明:(1)丹麦细柱藻全年都可出现,春、秋季出现2个数量高峰,呈双周期型。表、底层的分布无明显差别;(2)丹麦细柱藻的生物量与DIP呈指数正比关系。与DIN、温度、盐度、Si(OH)_4关系不明显;(3)丹麦细柱藻可以引发赤潮,对海洋环境及海洋生物构成一定危害。

  • 相关文献

[1]大型底栖海藻种群生态学研究概述. 吴祖立,崔雪森,唐峰华,熊敏思. 2018

[2]日本鲭种群生态学及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周翰林,李建生,严利平. 2021

[3]花羔红点鲑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资源保护. 夏重志,董崇智,姜作发,赵春刚. 1997

[4]呼玛河细鳞鱼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资源保护. 董崇智,夏重志,姜作发,赵春刚,王忠学,刘玉仙,张士臣. 1997

[5]绥芬河马苏大麻哈鱼陆封型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资源保护. 董崇智,赵春刚,王维坤,高庆军. 1997

[6]东海近海春季赤潮发生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徐兆礼,陈亚瞿. 2003

[7]养殖海域赤潮发生、生物防治和生态系统管理. 杨宇峰,范春雷,李纯厚,贾晓平. (Mis

[8]基于卫星遥感的赤潮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伍玉梅,王芮,程田飞,唐峰华,张胜茂. 2019

[9]2017年春、夏季黄海35°N共发的绿潮、金潮和赤潮. 孔凡洲,姜鹏,魏传杰,张清春,李继业,刘一霆,于仁成,颜天,周名江. 2018

[10]危害水产养殖的一种赤潮品种的预报. 曹立业. 1996

[11]椒江口海域浮游植物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孙鲁峰,徐兆礼,邢小丽,康伟. 2012

[12]珠江口球形棕囊藻(Phaeocysis globosa)赤潮后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王超,李新辉,赖子尼,方珍,吴茜,胡锡永,庞世勋. 2010

[13]环境污染对我国渔业危害及防治. 陈亚瞿. 1993

[14]利用MODIS遥感数据探测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初步研究. 李继龙,唐援军,郑嘉淦,贾静,李小恕. 2007

[15]广东沿岸海域发生赤潮的硅藻种类. 李永振. 2001

[16]2008年中国浒苔灾害成因条件和过程推测. 徐兆礼,叶属峰,徐韧. 2009

[17]赤潮及其防治. 马志珍. 1992

[18]赤潮及其对渔业的影响. 李绪兴. 2006

[19]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的研究. 徐兆礼,洪波,朱明远,陈亚瞿. 2003

[20]粤东沿海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李纯厚,贾晓平,林钦,蔡文贵,甘居利,王增焕,高东阳.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