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在新疆春油菜区适应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侯献飞 1 ; 周子馨 1 ; 顾元国 1 ; 王娟 1 ; 贾东海 1 ; 李强 1 ; 陈跃华 1 ;

作者机构: 1.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冬油菜;甘蓝型;半冬性;适应性;种质资源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18 年 55 卷 08 期

页码: 1373-13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长江中下游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在新疆春油菜区的生态适应性,拓宽春油菜种质资源。【方法】利用稳定性参数、高稳系数、变异系数,分析参试品种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长江中下游地区半冬性甘蓝型冬油菜在该区自然资源、栽培条件下能够通过春化正常生长发育,且参试品种生育期均长于对照品种新油17号,收获期晚4~15 d,通过隶属函数对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中油158、华油杂73、华油杂76、浙油50、中双11号综合排名位居前五,其他品种均优于对照品种新油17号,利用高稳系数法对参试品种在新疆各个试点产量进行分析,中双11号、华油杂76、沣油737 F1、沪油17号均高于对照。参试品种中中油158主要农艺性状优良,但最终由于发生倒伏,后期产量降低,折合单产仅有201. 41kg/667 m2,高稳系数法排名最后,而中双11号主要农艺性状相对中油158较弱,但在滴灌技术下,未发生根倒,折合单产高达225. 13 kg/667 m2,高稳系数法排名第一;华油杂76折合单产高达252. 71 kg/667 m2,高稳系数法排名第二。【结论】长江中下游地区半冬性甘蓝型冬油菜在新疆春油菜区,能够通过春化正常生长发育,完全成熟;成熟期许多品种发生根倒,产量降低,选择高抗倒伏品种在新疆春油菜区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拓宽新疆春油菜种质资源。

  • 相关文献

[1]新疆旱寒区种植冬性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的可行性. 李强,顾元国,贾东海,陈跃华. 2011

[2]新疆绿洲生态区冬油菜适应性分析. 侯献飞,李强,苏君红,顾元国,贾东海,林萍,陈跃华. 2017

[3]不同冬油菜品种抗寒性研究. 李强,顾元国,侯玉林,贾东海,陈跃华. 2011

[4]甘蓝型双低春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顾元国,贾东海,侯献飞,李强,石必显,李瑜,林萍,雷中华,黄启秀,买买提·依明,苗昊翠,赵卫芳,董爱云,艾海峰,张艳红. 2020

[5]不同播期覆膜栽培对冬油菜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彦红,魏彦宏,刘国宏,齐莹莹,孟阿静. 2018

[6]不同冬季灌溉条件下冬油菜产量、经济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分析研究. 李强,林萍,顾元国,张玉华,贾东海,陈跃华. 2010

[7]拜城县冬油菜适宜群体密度研究. 魏彦宏,张彦红,吐尔洪·玉山,米日古丽·吐米尔. 2014

[8]播期对冬油菜鲜、干重净增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强,陈跃华,林萍,顾元国,贾东海. 2010

[9]冬油菜新油23号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李强,顾元国,贾东海,王娟,侯献飞. 2017

[10]高旱寒地区冬油菜越冬研究初报. 胡学林,李愚超,李强,陈跃华,朱江,夏兴发. 2011

[11]冬油菜栽培技术研究. 吐尔洪·玉山,周勃,玉苏甫·牙生. 2014

[12]拜城县冬油菜品种的抗寒性及丰产性筛选研究. 张彦红,魏彦宏,周勃,冯耀祖. 2016

[13]新疆旱寒区不同种植密度对超强抗寒冬油菜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李强,顾元国,张艳红,张乐,贾东海,王娟,陈跃华. 2014

[14]不同播期对冬油菜越冬率、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彦红,魏彦宏,李强,吕华,热孜万古丽·阿吾提,蒋应辉. 2013

[15]冬油菜新品种筛选及灰色综合评判. 贾东海,李强,顾元国,王娟,陈跃华. 2012

[16]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密度对生态条件的响应. 方彦,孙万仓,李强,周继红,叶剑,杨仁义,武军艳. 2012

[17]新疆旱寒区不同施氮量、密度对冬油菜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 李强,叶正华,马国兰,顾元国,贾东海,王娟,陈跃华. 2013

[18]新疆花生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铁木尔·吐尔逊,赛力汗,赵奇,陈兴武,雷钧杰,宋敏,西克热木. 2005

[19]饲用玉米品种类型对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丁万红,宋刚,杨宏伟,贾豫龙,陈茹,唐勇. 2019

[20]紫枝玫瑰在乌鲁木齐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仙鹤,孙美乐,蔺国仓,刘亚,宋鱼.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