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镇稻10号机插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铭成 1 ; 吴金书 1 ; 茅玉兰 1 ; 邹国民 1 ; 盛生兰 2 ;

作者机构: 1.江苏丹阳市农林局

2.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

关键词: 镇稻10号;机插;生育特性;高产栽培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09 年 15 卷 09 期

页码: 112-113

摘要: 镇稻10号原名"镇629",属早熟晚粳品种,由江苏丘陵地区农科所以镇稻99/镇稻540杂交,于2002年育成,2006年底通过审定。该品种产量潜力大,分蘖力较强,耐肥抗倒,成穗率高,后期熟相好,单穗重优势明显。机插水稻700-750kg/667m2的穗粒结构指标为667m2有效穗21-23万,每穗总粒130-135粒,结实率93%以上,千粒重27-28g。高产栽培策略应是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建立适宜的群体起点,基本苗4-5万/667m2,高峰苗28-30万/667m2。施氮总量20-22kg/667m2,前、中、后期比例为5∶1∶4,氮、磷、钾之比为1∶0.4∶0.6-0.8。搁田始期掌握在穗苗80%左右时进行。

  • 相关文献

[1]“镇稻11号”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臧兴良,孙富林,许磊,景德道,林添资,李闯,余波,刁立平. 2011

[2]南粳4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单志良. 2013

[3]杂交晚粳常优1号机插超高产栽培的产量形成机理研究. 姚月明,王海候,宋浩,郁寅良. 2010

[4]优质食味粳米镇稻10号超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 林添资,揭水通,龚红兵,景德道,刁立平,盛生兰. 2012

[5]粳稻镇稻10号的优质高产育种策略及保优栽培技术. 林添资,景德道,刁立平,龚红兵,盛生兰,张继本,胡春明,钱华飞,周义文,余波. 2008

[6]水稻新品种镇稻10号的丰产稳产性及其利用. 胡春明,景德道,盛生兰,刁立平,林添资,龚红兵,周义文,钱华飞,巫章平. 2008

[7]苏棉10号生长规律及生育特性研究. 刘水东,何林池,徐纪嘉,郝德荣. 2001

[8]大麦养份吸收与经济施肥技术研究. 朱荣华,沈明德,江银荣,魏亚凤. 1996

[9]大麦养份吸收与经济肥技术研究. 朱荣华,沈明德. 1996

[10]钵苗移栽对单季晚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姚月明,沈明星,孙华,冯瑞兴,朱美根. 2000

[11]江苏沿海地区Bt棉主栽品种的性状评价. 徐文华,王永山,王义成,宋贤利,杨本国. 2003

[12]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在江苏盐城的试种表现与配套栽培技术. 陈友祥,张萼,施庆华,王永超,陈琪祥. 2001

[13]三系杂交粳稻8优682亲本生育特性与开花习性研究. 徐家安,郭荣良,王健康,丁成伟,王友霜,吴玉玲,胡婷婷,刘超. 2012

[14]镇稻14号机插秧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马国强,周铭成,盛生兰. 2011

[15]江苏盐城农区4个Bt棉品种的抗性与生育特性. 钱泽岭,严克华,卢珊,单晓林,曹琴. 2004

[16]苏棉18号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刘水东,何林池,郝德荣. 2003

[17]钵苗移载对单季晚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姚月明,沈明星. 2000

[18]大麦后地膜直播棉花苏棉22号的适宜密度及生育特性. 蔡立旺,潘群斌,顾闽峰,杨华,施庆华,彭逸,黄慧民. 2004

[19]沿江稻区多熟制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技术. 刘建,徐少安,周根友,沈锦根,陆虎华. 2001

[20]中棉所29"在江苏沿海棉区的抗性及生育特性研究. 徐文华,王瑞明,吉荣龙,蔡立旺,李春宏,崔必波.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